[发明专利]环状带锯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8539.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6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健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天田集团;株式会社天田机械 |
主分类号: | B23D63/12 | 分类号: | B23D63/12;B23D61/12;B23D65/00;B23P1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宋春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 锯齿 制造 方法 装置 | ||
环状化工序将具有带状的主体部(1a)和包括形成于主体部的一方的侧部的多个齿的齿部(1b)的带锯齿(1)的两端焊接而环状化。研磨工序对进行了环状化的环状带锯齿(1E)的内表面(14A)、外表面(14B)以及与齿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面(13)进行研磨。刀片齿尖形成工序在研磨工序之后将进行了环状化的环状带锯齿以内表面及外表面的一方和端面为基准定位,通过焊接在齿的齿尖接合切削刀片(15),并对进行了接合的切削刀片进行研磨,形成齿尖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状带锯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2-035383号(专利文献1)示例了在齿尖具备硬质的切削刀片的带锯齿的切削刀片的研磨方法。另外,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010170号(专利文献2)示例了通过作为电阻焊的一种的闪光对焊接合带锯齿的两端制造连续状(环状)的带锯齿的方法。
在使用在齿尖具备硬质的切削刀片的带锯齿制造环状的带锯齿的情况下,一般使用以下方法。首先,在环状化前的预定长度的带锯齿的齿尖通过焊接等接合切削刀片。然后,利用金刚石砂轮研磨接合的切削刀片,成形为预定的齿尖形状。之后,通过电阻焊接合带锯齿的两端,形成环状带锯齿。
在该方法中,切削刀片的研磨作业在以齿尖和主体部的与齿尖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为定位的基准将主体部的一方的面抵碰于平台利用虎头钳夹住带锯齿的状态下进行。
但是,主体部有时在带宽方向及厚度方向产生由带锯齿的制造时的热处理而引起的形变。根据该形变的程度,产生如下问题:通过研磨作业形成的多个齿尖的形状的精度降低,或者多个齿尖间的形状的不均变大。
在将这样的环状带锯齿用于加工的情况下,存在切割面的品质降低的风险。
另外,环状化得到接合部容易产生伴随着焊接的鼓起,在产生了鼓起的情况下,也执行利用磨床等磨削进行平坦化的操作。但是,由于磨削量的不均等,容易在主体部的表面存留轻微的凹凸,在将在接合部残存有凹凸的带锯齿用于切割加工时,在产品的切割面产生盘旋刀痕,存在切割面的品质降低的风险。
由此,需求可得到良好的切割面品质的环状带锯齿。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得到良好的切割面品质的环状带锯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性的方案,环状带锯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化工序,将具有带状的主体部和齿部的带锯齿的两端焊接而环状化,上述齿部包括形成于上述主体部的一方的侧部的多个齿;研磨工序,对进行了上述环状化的上述带锯齿的内表面、外表面以及与上述齿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面进行研磨;以及刀片齿尖形成工序,在上述研磨工序之后,将进行了上述环状化的上述带锯齿以上述内表面及外表面的任一方和上述端面为基准定位,通过焊接在上述多个齿的齿尖接合切削刀片,并对进行了接合的上述切削刀片进行研磨,形成齿尖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性的方案,环状带锯齿的制造装置制造具有接合于齿尖的硬质的切削刀片的环状带锯齿,该环状带锯齿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循环移动部,其使具有带状的主体部及齿部的环状带锯齿循环移动,上述齿部包括形成于上述主体部的一方的侧部的多个齿;表面研磨部,其对通过上述循环移动部循环移动的上述环状带锯齿的上述主体部的内表面及外表面进行研磨;以及端面研磨部,其对通过上述循环移动部循环移动的上述环状带锯齿的上述主体部的与上述齿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面进行研磨。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状带锯齿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的环状带锯齿1E的制造步骤的第一图。
图2是用于说明环状带锯齿1E的制造步骤的第二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天田集团;株式会社天田机械,未经株式会社天田集团;株式会社天田机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8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状照明装置
- 下一篇:光束轮廓变换器、导管装置以及激光烧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