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颗粒和使用核壳颗粒的分离对象物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8659.7 | 申请日: | 2019-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6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北川隆启;上田真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G49/08 | 分类号: | C01G49/08;B03C1/00;B03C1/015;B03C1/2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洁;张志楠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使用 分离 对象 物质 纯化 方法 | ||
1.一种核壳颗粒(C),其为具有核层(P)和壳层(Q)的核壳形状的核壳颗粒,
所述核层(P)是含有磁性金属氧化物颗粒(A)的磁性氧化硅颗粒,
所述壳层(Q)是形成于所述核层(P)的表面上的平均厚度为3nm~3000nm的氧化硅层,
以核层(P)的重量为基准,所述核层(P)所含有的所述磁性金属氧化物颗粒(A)的重量比例为60~95重量%,
所述核壳颗粒(C)的粒度分布的变异系数为5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颗粒,其中,所述核壳颗粒(C)的粒度分布的变异系数为10%~5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壳颗粒,其中,所述磁性金属氧化物颗粒(A)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nm~50nm。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核壳颗粒,其中,所述核壳颗粒(C)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5μm~20μm。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核壳颗粒,其中,所述磁性金属氧化物颗粒(A)含有氧化铁。
6.一种分离纯化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核壳颗粒(C)对试样(E)中的分离对象物质(D)进行分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中,包括下述工序:
复合体形成工序,其中,所述分离对象物质(D)为目标物质(D1),使包含所述目标物质(D1)的试样(E1)与所述核壳颗粒(C)接触,形成所述核壳颗粒(C)与所述目标物质(D1)的复合体(F1);
复合体分离工序,利用磁力将所述复合体(F1)从所述试样(E1)中分离;和
目标物质解离工序,使所述目标物质(D1)从所述复合体(F1)中解离而得到目标物质(D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中,在所述目标物质解离工序后,包括回收所述核壳颗粒(C)的核壳颗粒回收工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中,在所述回收工序后,使用所回收的所述核壳颗粒(C)进行所述复合体形成工序、所述复合体分离工序和所述目标物质解离工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中,包括下述工序:
复合体形成工序,其中,所述分离对象物质(D)为非目标物质(D2),使包含目标物质(D1)和所述非目标物质(D2)的试样(E2)与所述核壳颗粒(C)接触,形成核壳颗粒(C)与非目标物质(D2)的复合体(F2);和
非目标物质除去工序,利用磁力将所述复合体(F2)从所述试样(E2)中分离,由此从所述试样(E2)中除去所述非目标物质(D2),得到包含所述目标物质(D1)的所述试样(E2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中,在所述非目标物质除去工序后,包括从所述复合体(F2)中回收所述核壳颗粒(C)的核壳颗粒回收工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中,在所述回收工序后,使用所回收的所述核壳颗粒(C)进行所述复合体形成工序和非目标物质除去工序。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中,所述非目标物质(D2)的种类为复数种。
14.如权利要求6~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中,所述分离对象物质(D)为选自由DNA、RNA、细胞、病毒、细菌和蛋白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5.如权利要求6~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中,所述核壳颗粒(C)是在表面固定有与所述分离对象物质(D)结合的物质(G)的核壳颗粒(C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86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