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织机用织针、针织机及针织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9124.1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2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河边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轨道贸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B35/04 | 分类号: | D04B35/04;D0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梅也;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机 用织针 针织物 | ||
针织机用织针(100)具有柄部(3)和一体地形成于柄部(3)的端部的钩部(2),在针织机中排列多个而使用,其中,柄部(3)在钩部侧的端部具有台阶部(3f),钩部(2)的排列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小于柄部(3)的排列方向上的厚度尺寸。以及针织物,在全部或一部分处编织圆型罗纹针织组织,纵行密度处于35~48纵行/英寸的范围内,或者,横列密度处于46~56横列/英寸的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在适合于能够作为衣服等各种各样的物品的材料而利用的针织物的制造的针织机安装的编织针织物的织针、具备多个该织针的针织机及利用该针织机编织的针织物。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由18机号的圆型罗纹针织机编织出的针织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60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由以往的18机号的圆型罗纹针织机利用适合支数的纱(日文:糸)编织出的针织物存在重、厚、硬这样的缺点。另外,由以往的18机号的圆型罗纹针织机利用细支数的纱编织出的针织物存在不紧密、张力弱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存在薄且紧密的圆型罗纹针织的针织物。尤其是,未能利用26机号~32机号的圆型罗纹针织机漂亮地编织出圆型罗纹针织的针织物。
在以往技术中,若要利用26机号~32机号的双面圆型针织机进行圆型罗纹针织,则针盘针与针筒针的交叉时的针的间隔变窄。由此,给纱时的纱进入角度变小,因此相对于纱的负荷增加,产生长丝断裂。
于是,若为了扩大针盘针与针筒针的交叉时的针间隔而单纯减薄针的整体的厚度,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沉降弧与针编弧的平衡变差,针编弧的间隔变宽而在布料表面上直条针路(针织疵,英文:needle line)显眼。
另外,在形成线圈的方面,线圈面积与针面积的平衡崩溃,导致紧稀路(针织疵,日文:針筋)的产生。另外,若针整体的厚度变薄,则难以形成通常的钩的形状。另外,若要利用以往的针来扩宽针间隔,则需要针筒更换(日文:釜替え)。
鉴于以上内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漂亮地编织薄且紧密的包含圆型罗纹针织组织的针织物的针织机用织针、具备该织针的针织机及利用该针织机编织出的针织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针织机用织针,具有:
棒状的柄部,基端侧部分固定于针织机;和
钩部,一体地形成于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基端侧相反侧的所述柄部的端部,
所述针织机用织针在针织机中排列多个而使用,其中,
所述柄部具有形成于所述钩部侧的端部的第1台阶部和形成于比所述第1台阶部靠基端侧处的第2台阶部,
在所述柄部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第2台阶部靠所述钩部侧的所述柄部的部分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小于比所述第2台阶部靠基端侧的所述柄部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厚度尺寸,
所述钩部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小于比所述第2台阶部靠所述钩部侧的所述柄部的部分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厚度尺寸,
所述针织机用织针是能够在26机号~32机号的双面圆型针织机中使用的尺寸。
另外,本申请提供一种排列有多个上述针织机用织针的针织机。
另外,本申请提供一种针织物,
在全部或一部分处编织圆型罗纹针织组织,
纵行密度处于35纵行/英寸以上且48纵行/英寸以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轨道贸易株式会社,未经轨道贸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9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