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热隔离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9328.5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2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J·维勒林克;F·德里德;V·维格特;R·德布鲁伊克;J·德贝尔德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卡尔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5/18 | 分类号: | C03B35/18;C03B40/00;D04B21/14;D02G3/02;D02G3/04;D04B1/00;C22C38/42;C22C38/44;C22C38/58;C22C38/02;C22C38/04;C22C30/00;D04C1/02;D03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范怀志 |
地址: | 比利时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隔离 织物 | ||
一种耐热隔离织物,用于在温度超过580℃的玻璃产品生产中用作工具覆盖物,其中耐热隔离织物包括纤维纱,并且其中纤维纱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金属纤维,第一材料包含:18至21重量百分比的Cr,23至26重量百分比的Ni,5.5至7重量百分比的Mo,以及40至50重量百分比的Fe。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隔离织物和用于制造这种耐热隔离织物的金属纤维纱。耐热隔离织物材料可以在(例如用于汽车工业的)玻璃产品的加工中用作工具覆盖物,其中织物在高于玻璃软化点的温度下与玻璃接触。
背景技术
钢化且夹层弯曲玻璃广泛用于汽车行业的侧灯、尾灯、夹层挡风玻璃和夹层天窗,以提供良好的抗破碎性以及补充车辆设计的美观形状。为了进行弯曲,必须将玻璃片加热至其变形点,并且接着弯曲成所需形状。在典型的玻璃弯曲技术中,充气室或其它适当装置位于传送机辊的下方,以将气体向上吹到被加热的玻璃片上,该玻璃片被向上提升抵靠保持器。加压气体(诸如炉加热室中的加热空气)被供应至充气室。加压气体被迫从充气室通过喷气泵阵列,喷气泵阵列放大气流,以在玻璃片的下侧提供流体压力,该流体压力在量上足以将玻璃片提升至传送机上方以使玻璃片与保持器接合。用具有表面的保持器实施例抽真空,以帮助向上吹送的气体将玻璃片从传送机上提起。在提升之前,保持器向下竖直移动有利于玻璃的提升以使玻璃与保持器接合,并且保持器随后的向上移动继而允许模具在保持器下方移动以接纳待弯曲的玻璃片。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损坏与加热玻璃板接触的工具(例如弯曲模具、输送辊),工具通常由耐热隔离材料覆盖,该耐热隔离材料大多是由纤维制成的布。使用由100%玻璃纤维制成的纺织物是已知的。这种玻璃纤维布的缺点在于,在玻璃成型过程期间无法抵抗机械作用。使用部分或全部由金属纤维组成的纺织物也是已知的。使用这种织物作为模具覆盖物时,更能承受弯曲过程的机械作用。WO2011/116992A2公开了一种在汽车玻璃生产中用作工具覆盖物的耐热隔离织物。这种耐热隔离材料可以是由不锈钢纤维纺成的纱制成的针织物。可以使用合金,诸如AISI 316或AISI 316L、AISI 347或由AISI 300型号制成的其它合金。
然而,在玻璃弯曲操作期间,当玻璃不存在时(例如由于玻璃破碎或一些其它意外),来自充气室的向上吹送的气体将穿过纺织物由从保持器抽吸的真空抽吸。纺织物继而将被暴露于大量热氧气流中,由于向上吹送的气体是具有一定温度(例如约680℃)的热气流,热氧气流将在炉内膨胀。结果,纺织物的温度将升高至大约680℃或甚至超过680℃,这使得纺织物开始碳化。这种高温加上更多的氧气和纺织物的碳化,可能导致工具上的纺织物被点燃或燃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期望安全特征和适当使用可靠性的耐热隔离织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健且在多次使用中具有长寿命的耐热隔离织物,用于在超过580℃的高温玻璃产品生产中用作工具覆盖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由现有过程制造的耐热隔离织物。
耐热隔离织物用于在玻璃产品(例如汽车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用作工具覆盖物,其中工具覆盖物在高于玻璃软化点的温度下与玻璃接触,耐热隔离织物可以由金属纤维纱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耐热隔离织物,该耐热隔离织物用于在温度超过580℃的玻璃产品生产中用作工具覆盖物,其中耐热隔离织物由纤维纱制成,并且其中纤维纱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金属纤维,第一材料由以下项组成:
18至21重量百分比的铬(Cr),
23至26重量百分比的镍(Ni),
5.5至7重量百分比的钼(Mo),和
40至50重量百分比的铁(F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卡尔特公司,未经贝卡尔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9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