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9521.9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8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奥田治己;渡边润;松本直浩;田中文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D01F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牛蔚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线束弹性模量为360GPa以上、线束强度为3.5GPa以上且单纤维直径为6.0μm以上,使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能相对纤维束的轴旋转的自由端时,所述聚丙烯腈系碳纤维中残存的捻度为2个捻回/m以上,微晶尺寸Lc为2.2~3.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中,单纤维弹性模量Es与线圈断裂负荷A满足式(1)的关系,所述单纤维弹性模量Es的单位是GPa,所述线圈断裂负荷A的单位是N,
A≥-0.0017×Es+1.02···式(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单纤维直径为6.0μm以上、捻度为20~80个捻回/m,线束弹性模量E与在450℃时的加热减量率为0.15%以下的条件下评价的结节强度B的关系满足式(2),所述线束弹性模量E的单位是GPa,所述结节强度B的单位是MPa,
B≥6.7×109×E-2.85···式(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总纤度为850g/k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线束弹性模量为440GPa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碳纤维束表层的捻角为2.0~3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碳纤维束表层的捻角为4.8~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单纤维直径为6.5μm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单纤维直径为7.4μ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中,微晶尺寸Lc与晶体取向度π002满足式(3)的关系,所述微晶尺寸Lc的单位是nm,所述晶体取向度π002的单位是%,
π002≥4.0×Lc+73.2···式(3)。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中,线束弹性模量E与微晶尺寸Lc满足式(4)的关系,所述线束弹性模量E的单位是GPa,所述微晶尺寸Lc的单位是nm,
E×Lc-0.5≥200(GPa/nm0.5)···式(4)。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表面氧浓度O/C为0.05~0.50。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长丝数为10,000根以上。
14.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单纤维直径为6.0μm以上、捻度为5~80个捻回/m,线束弹性模量E与在450℃时的加热减量率为0.15%以下的条件下评价的结节强度B的关系满足式(2),微晶尺寸Lc为2.2~3.5nm,所述线束弹性模量E的单位是GPa,所述结节强度B的单位是MPa,
B≥6.7×109×E-2.85···式(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聚丙烯腈系碳纤维,其单纤维弹性模量或线束弹性模量为360GPa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95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磁性可激活和不可激活锚定表面的磁性模块
- 下一篇:抗感染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