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池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系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9534.6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大西益弘;佐藤雅信;古贺大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邵秋雨;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系 二次 电池 浆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用电 构件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采用喷墨法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涂覆于电池构件表面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降低包含颗粒状聚合物(A)和水的混合物的溶解二氧化碳浓度的脱气工序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池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系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系二次电池(以下有时简称为“二次电池”)具有小型、轻质、且能量密度高、进而能够反复充放电的特性,被用于广泛的用途。而且,二次电池通常具有正极、负极以及将正极与负极隔离而防止正极与负极之间短路的间隔件等电池构件。
在制造这样的二次电池时,一直以来将二次电池的电池构件彼此例如电极与间隔件贴合而制成二次电池用层叠体。在此,电池构件彼此的粘接通过例如制造表面具有粘接材料的电池构件、将该电池构件与其它电池构件贴合而进行。而且,表面具有粘接材料的电池构件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制作:将在溶剂中分散和/或溶解具有粘接性的聚合物(粘结材料)等而成的二次电池用浆料涂敷于电池构件表面,然后进行干燥。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具有具备核部和壳部的核壳结构的有机颗粒作为粘结材料。在此,构成核部的聚合物和构成壳部的聚合物分别具有规定的电解液溶胀度。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将包含上述有机颗粒的浆料涂敷和干燥而制造具有粘接层的电池构件,将具有该粘接层的电池构件与其它电池构件贴合而制作二次电池用层叠体。此外,将得到的二次电池用层叠体与电解液一起封入电池容器,从而制造二次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9853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本发明人为了牢固地粘接电池构件彼此并提高二次电池的制造效率,着眼于将用于形成粘接材料的二次电池用浆料作为微小的液滴从喷嘴喷出而供给至电池构件表面的喷墨法。而且,本发明人尝试利用喷墨法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包含有机颗粒等颗粒状聚合物的二次电池用浆料涂覆于电池构件表面,对电池构件表面的二次电池用浆料进行干燥而制造具有粘接材料的电池构件。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当利用喷墨法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包含有机颗粒等颗粒状聚合物的二次电池用浆料涂覆于电池构件表面时,有时由于喷嘴堵塞而涂覆性变得不稳定,电池构件甚至二次电池的制造效率会降低。
即,在确保电池构件彼此牢固粘接、并且即使在采用喷墨法等的情况下也可将二次电池用浆料稳定地涂覆于电池构件表面的方面,上述现有技术仍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采用喷墨法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喷嘴的堵塞、能够稳定地涂覆于电池构件表面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及其制造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池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池构件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本发明人发现,降低包含颗粒状聚合物(A)和水的混合物的溶解二氧化碳浓度而得到的浆料即使在采用上述喷墨法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喷嘴的堵塞而稳定地涂覆于电池构件表面,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以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降低包含颗粒状聚合物(A)和水的混合物的溶解二氧化碳浓度的脱气工序。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即使在采用喷墨法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一种与未进行脱气而直接使用混合物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喷嘴的堵塞而稳定地涂覆于电池构件表面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9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