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头灯的高效白色灯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0397.8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J·科瓦尔斯基;J-S·斯特拉特曼;L·库珀;M·D·帕库尔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亮锐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K1/32 | 分类号: | H01K1/32;H01J61/35;H01J61/40;H01K9/08;H01J9/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旭;陈岚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头灯 高效 白色 | ||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车辆头灯(50)的白炽灯,该白炽灯包括透明的容器(5),其中容器(5)包封至少一根灯丝(3,3a,3b),其中容器(5)至少部分地被覆盖有涂层(7),其中涂层(7)包括至少一种颜料,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颜料被布置成使得由所述至少一根灯丝(3,3a,3b)发射并且穿过涂层(7)的光被转换成转换光(55),其中转换光(55)的特征在于根据CIE 1931 xy‑色度的色度,该色度具有在普朗克轨迹和y=0.5*x+0.205之间的y,且0.36x0.42,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颜料包括Co‑Al氧化物和Co‑Al‑Cr氧化物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特征在于涂层(7)中的Co‑Al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Cm(Co‑Al氧化物)和Co‑Al‑Cr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Cm(Co‑Al‑Cr氧化物)的比率,其中90/10Cm(Co‑Al氧化物)/Cm(Co‑Al‑Cr氧化物)30/70。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了包括这种白炽灯的车辆头灯(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头灯特别是汽车头灯的白炽灯,该白炽灯高效率地发射白色光。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括这样的白炽灯的车辆头灯。
背景技术
用于汽车头灯(如H1、H4、H7、H11)的白炽灯和类似的卤素灯通常以具有淡黄色调的白色光为特征。将光品质改善成更纯的白色的先前方法是以降低的效率为代价。
先前方法的示例为:DE1 020080330 19A1提出了一种接近眼睛灵敏度的最大值的干涉和/或吸收涂层透射,因而提供了高色温,但是没有提及该涂层的材料组成和它的透射效率;以及US6508573B1提出了用于白炽灯的玻璃灯泡上的薄膜的各种吸收红色的金属氧化物,为该灯提供了4000 K的色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车辆头灯、具有改善的光品质的白炽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用于车辆头灯特别是汽车头灯的白炽灯。该白炽灯包括透明容器。该容器包封至少一根灯丝。该容器至少部分地被覆盖有涂层。该涂层包括至少一种颜料。所述至少一种颜料被布置成使得由所述至少一根灯丝发射并且穿过所述涂层的光被转换成转换光。该转换光的特征在于根据CIE 1931 xy-色度的色度,该色度的y值被布置在普朗克轨迹和y=0.5*x+0.205(更优选地y=0.5*x+0.202并且最优选地y=0.5*x+0.200)之间,其中该色度的x值是0.36x0.42,更优选地0.37x0.41,最优选地0.375x0.407。
与仅仅使色温能够在3900 K-4100 K之间的标准涂层相比,所述涂层中的所述至少一种颜料可以使色温能够提高超过10%。对于流行的H1、H4、H7和H11灯,色温的改善已经通过实际应用测量得到了证明,所述实际应用测量来自于在街道上注视着车辆头灯的反射器的观察者的视角(见图5)。因此,与具有标准涂层的白炽灯(如上文所描述的,该白炽灯发射看起来是淡黄色的光)相比,具有所述涂层的白炽灯被布置成提供更白的光。由于人眼感知的
所述至少一种颜料包括钴和铬。所述涂层可以包括一种颜料或者两种、三种或更多种颜料的混合物。
所述至少一种颜料包括Co-Al氧化物(铝酸钴)和Co-Al-Cr氧化物(铝酸钴铬)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特征在于涂层中的Co-Al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Cm(Co-Al氧化物)和Co-Al-Cr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浓度Cm(Co-Al-Cr氧化物)的比率,该比率由Cm(Co-Al氧化物)/Cm(Co-Al-Cr氧化物)给出,其中这样的Cm(Co-Al氧化物)/Cm(Co-Al-Cr氧化物)比率在90/10和30/70之间,更优选地在80/20和40/60之间,最优选地在75/25和45/5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亮锐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亮锐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0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