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子宫颈微波施加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0707.6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G·比尔;E·麦克利恩;M·D·基德;S·乔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布莱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尚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3 | 代理人: | 文蓉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宫颈 微波 施加 | ||
一种微波天线装置包括限定一个孔的导电接地元件、延伸穿过所述孔并终止于远端的导电细长元件,以及一个或多个介电元件。所述介电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使所述细长元件与所述接地元件彼此电绝缘。所述微波天线装置可被配置用于将微波能量辐射到子宫颈的表面组织中以便在子宫颈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例如子宫颈的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和/或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提供治疗作用,或者以便在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区域中产生正确的生物反应。所述微波天线装置可被配置用于子宫颈的表面组织的局部非消融性热疗、子宫颈的表面组织的局部消融和/或子宫颈的表面组织的烧灼。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微波天线装置或施加器、微波组件和微波系统,用于将微波能量辐射到子宫颈的表面组织中,特别地但非排他地,用于治疗上皮病变组织或影响组织的病症,例如宫颈瘤。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制造微波天线装置或施加器的方法以及使用微波天线装置或施加器将微波能量辐射到子宫颈的表面组织中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采用微波施加器来将微波能量辐射到子宫颈的表面组织中,以便促进加热并激活子宫颈的表面组织中的生物效应。这些生物效应的确切性质尚未量化,但可能不仅仅是热量造成了某些生物反应、它们的大小或显示生物反应所需的时间。当组织在40℃到50℃的范围内时,可以看到热效应。不希望受到理论的束缚,假设非消融微波能量可以上调某些干扰素调节的酶,如2'-5'-寡腺苷酸合成酶。这是一种抗病毒酶,通过降解病毒和宿主RNA来对抗病毒的攻击。该酶利用(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ATP在2'-特异性的核苷酸转移反应中合成2'-5'-寡腺苷酸,上调潜在核糖核酸酶(RNASEL),促进病毒RNA的降解和抑制病毒复制。RNASEL的上调可用于有疗效地靶向针对宫颈组织中存在的永生化的E6/E7角质形成细胞的选择性毒性,作为非消融治疗的一种手段。
微波天线实施的另一个限制是,电介质和目标组织之间的任何气隙都会影响微波工作性能,除非它已在设计中得到充分的适应,并在制造中通过调谐进行控制。气隙还允许形成高阶模式,并且在高功率应用中可能产生击穿源,引起电极的电弧放电和燃烧。如果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或ε相对(Er)值比周围空气(Er1)的相对介电常数或ε相对(Er)值大得多,例如在Er20 Er40 Er70等的高介电组织中,则气隙的影响尤其相关。
目标组织的介电特性是决定实现生物反应和温度范围(40℃到50℃)所需能量的一个因素。组织的导电性是另一个因素。因此,所需的能量范围是不同的,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功率(0.1W到20W)和时间(0.1s到30s)的组合来控制。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种常见的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有关的宫颈癌前病变,可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但常见于希望保持生育能力的年轻妇女,治疗通常涉及手术切除。病变可能存在于三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CIN1、CIN2或CIN3,这取决于非典型增生的程度:最低的CIN1(轻度)到CIN2(中度),最高的CIN3(重度)。CIN2+统称为CIN2(中度)和CIN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宫颈癌前病变预防筛查和治疗指南:补充材料:GRADE证据推荐表和每个推荐的证据简介,2013年,WHO标准做法是使用细胞学检查(巴氏试验)筛查妇女,当细胞学结果呈阳性时,CIN的诊断基于随后的阴道镜检查,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然后仅在组织学已确认CIN2+的情况下才进行治疗。CIN2+可在10至20年内发展为子宫颈的浸润性癌症。
子宫颈代表子宫的下部柱形远端部分,分为两个区域:外子宫颈和内子宫颈。在窥器检查时可以看到外子宫颈。内子宫颈(或子宫颈内管)是子宫颈内的内腔,在阴道腔和子宫颈的内口之间形成通道。子宫颈内管的上限称为内口或峡部,标志着从内子宫颈到子宫内膜的转换。
虽然最初的感染可能发生在子宫颈区域的任何地方,但随后的非典型增生发生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柱状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相交的区域。这个接合处在青春期前到青春期后期间移动,并留下一个“转化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布莱申有限公司,未经恩布莱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0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