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及树脂包覆带束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1017.2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3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00 | 分类号: | B60C1/00;B29D30/38;B60C9/18;B60C9/20;B60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树脂 包覆带束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环状的树脂包覆带束,该树脂包覆带束包括帘线和包覆所述帘线的包覆树脂,所述树脂包覆带束具备与周围相比轮胎径向上的厚度较薄的容易变形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及树脂包覆带束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充气轮胎中,为了发挥紧固胎体的环箍效应而提高胎面的刚度,通常进行在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带束的操作(例如专利文献1)。
近年来,在对于轮胎的轻量化的要求提高的过程中,也提出了将由包覆树脂包覆帘线而成的构件用作带束的方案。若使用这样的树脂包覆带束,则由于树脂的刚度相比于重量而言较高,因此在谋求轻量化的同时,也能够发挥上述带束的功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352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若使用这样的树脂包覆带束,则能够提高树脂包覆带束的面内方向上的刚度(以下记载为“面内刚度”。),但不仅是面内刚度提高,树脂包覆带束的面外方向上的刚度(以下记载为“面外刚度”。)也升高,因此乘坐舒适性能容易受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能的具备树脂包覆带束的充气轮胎以及能够获得能够提高充气轮胎的乘坐舒适性能的树脂包覆带束的树脂包覆带束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环状的树脂包覆带束,该树脂包覆带束包括帘线和包覆所述帘线的包覆树脂,其中,所述树脂包覆带束具备与周围相比轮胎径向上的厚度较薄的容易变形部。
在作为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树脂包覆带束的制造方法中,该树脂包覆带束为环状,包括帘线和包覆所述帘线的包覆树脂,其中,该树脂包覆带束的制造方法包含这样的转印工序:将在外表面具备凹凸面的旋转体按压于成为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原料的树脂包覆体的至少一个面,将所述旋转体的所述凹凸面转印到构成所述树脂包覆体的所述至少一个面的所述包覆树脂。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能的具备树脂包覆带束的充气轮胎以及能够获得能够提高充气轮胎的乘坐舒适性能的树脂包覆带束的树脂包覆带束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中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树脂包覆带束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树脂包覆带束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概要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轮胎的变形例的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树脂包覆带束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及树脂包覆带束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对在各图中通用的构件和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以下,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各要素的尺寸、长度关系、位置关系等就是在将充气轮胎安装于应用轮辋且填充规定内压并设为无负载的基准状态下测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10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