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浸料坯及其制造方法、分切带预浸料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1423.9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2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博;前山大树;城户大辅;几岛崇;细川直史;大西宏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24 | 分类号: | C08J5/24;B32B5/28;B32B27/38;C08L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牛蔚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浸料坯 及其 制造 方法 分切带预浸料坯 碳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具备优异的工序通过性、层叠性的预浸料坯及工业上有利地制造该预浸料坯的方法。预浸料坯,其至少含有下述所示的构成要素[A]~[E],所述预浸料坯为在由第1环氧树脂组合物和[A]构成的第1层的两表面邻接有由第2环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第2层而成的结构,所述第1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B]~[D]、且实质上不包含[E],所述第2环氧树脂组合物包含[B]~[E],对于第2环氧树脂组合物而言,包含5~15质量份的重均分子量在特定范围内的[D],储能弹性模量G’为8.0×105~6.0×106Pa,并且25℃及40℃时的储能弹性模量G’满足特定的关系,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上且小于7℃,相对于第1环氧树脂组合物及第2环氧树脂组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份,所述预浸料坯包含1质量份以上且小于10质量份的构成要素[D]。[A]碳纤维;[B]环氧树脂;[C]固化剂;[D]热塑性树脂;[E]体积平均粒径为5~50μm的、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的粒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层叠机中的工序通过性及层叠性优异的预浸料坯、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玻璃纤维、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等增强纤维和基体树脂形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相竞争的金属等相比,更轻质并且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优异,因此被用于航空器部件、航天器部件、汽车部件、船舶部件、土木建筑材料、运动用品等多个领域。尤其在要求高力学特性的用途中,作为增强纤维,多使用比强度、比弹性模量优异的碳纤维。另外,作为基体树脂,多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氰酸酯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其中,多使用与碳纤维的粘接性优异的环氧树脂。另外,在要求高性能的用途中,使用了连续纤维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采用,其中使用预浸料坯的方法是常见的,所述预浸料坯是在增强纤维中含浸未固化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而成的片状中间基材。所述方法中,将预浸料坯层叠后,利用加热使其固化,由此可得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物。以这样的方式制造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用于网球拍、高尔夫球杆、钓鱼竿等各种一般产业用途,由于其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性,因此作为尤其需要轻质化的航空器的结构材料而受到关注。
作为预浸料坯的层叠法,除了手糊工成型法外,还可举出使用了自动层叠机的ATL(自动铺带层叠,Automated Tape Layup)法、AFP(自动纤维铺放,Automated FiberPlacement)法等,在制造航空器这样的大型复合材料的情况下,生产率优于手糊工成型的、使用了自动层叠机的ATL法、AFP法这样的自动层叠法被采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其中,AFP法是层叠将预浸料坯沿纤维方向切断成带状而得到的分切带预浸料坯的方法,适于制造航空器机体等曲面较多的构件,且材料的成品率也良好,因此成为近年来常使用的方法。
AFP法中,为了提高层叠效率,使约十~数十根的3~13mm宽的窄幅分切带从导向辊通过,使其于机头(machine head)集束而层叠于基材上。此时,由于导向辊与分切带预浸料坯摩擦,存在分切带预浸料坯中包含的环氧树脂组合物附着于导向辊上、之后的分切带预浸料坯的工序通过性降低的问题。上述工艺中,为了防止环氧树脂组合物附着于导向辊,分切带预浸料坯的退绕及向机头的集束在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储能弹性模量(以下,称为G’)变得更高的低温条件、例如20℃以下实施。另外,层叠时,为了在基底与分切带预浸料坯之间、或者分切带预浸料坯彼此之间确保充分的粘接性,多利用红外线加热器等对分切带预浸料坯进行加热,使温度上升后粘贴。
专利文献2涉及用于将混凝土结构物及钢结构物等增强的分切带预浸料坯,其记载了使未对增强纤维束加捻的单向预浸料坯固化至基体树脂组合物的树脂反应率成为20~70%而得到半固化预浸料坯、然后沿着增强纤维的纤维方向进行切割的制造方法,还记载了就得到的分切带预浸料坯而言,增强纤维的直线性优异,不易发生扭转,另外,带表面的发粘感(以下,称为粘性)减少,操作性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1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