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化合物、电致变色组合物和电致变色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3650.5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8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大辅;筱田雅人;匈坂俊也;松冈悠斗;金子史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C07D471/16 | 分类号: | C07D471/16;C07D471/20;C07D519/00;C07F7/08;C09K9/02;G02F1/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全信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化合物 组合 元件 | ||
具有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电致变色化合物:其中X1至X3的每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或硅原子,并且R1至R15的每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一价有机基团和可聚合的官能团的成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致变色化合物、电致变色组合物和电致变色元件。
背景技术
利用引起电致变色的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化合物)的着色和脱色现象的电致变色元件最近被积极地研究并开发作为显示装置比如电子纸和灯光明暗器(lightshader)的潜在候选物。
电致变色元件通常包括电解质层和一对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层。当将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施加至电致变色元件时,电致变色化合物被着色或脱色。
原则上,电致变色元件能够在无色状态和着色状态之间可逆地切换。当在其中层压显出青色、品红色、黄色等的多个显色层时,电致变色元件可以显出各种颜色。因而,电致变色元件预期为多色显示元件。为了将电致变色元件应用于透明显示装置或多色显示装置,电致变色化合物在脱色状态下需要为无色且透明的。
作为在中性状态下为透明的并且在在氧化状态下为着色的电致变色材料,例如,专利文件1提出使用通过使含有三芳基胺的电致变色组合物聚合获得的聚合物的电致变色元件。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16-3857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虽然专利文件1描述了电致变色元件在光耐久性方面得到了改善以防止透光率的降低,但是对于即使在重复进行着色/脱色时防止着色性质的降低的重复耐久性的改善没有任何描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重复耐久性和光耐久性的电致变色化合物。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化合物具有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结构:
[化学式1]
其中X1至X3的每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或硅原子,并且R1至R15的每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一价有机基团和可聚合的官能团的成员。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重复耐久性和光耐久性。
附图说明
附图旨在描绘本发明的实例实施方式并且不应解释为限制其范围。除非明确指出,否则附图不应视为按比例绘制。同样,遍及这些视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元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致变色元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3]图3是显示根据实施例1-1的电致变色元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个”、“一种”和“该”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3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