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5179.3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3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勋;陈重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世勋;陈重硕 |
主分类号: | A61M5/19 | 分类号: | A61M5/19;A61M5/31;A61M5/315;A61M5/32;A61M5/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崔龙铉;王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皮 再生 注射器 | ||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该注射器包括:注射单元,在该注射单元中具有第一空间并且在后端部开口,该第一空间被液体或气体填充并且与外部连通;针头,该针头与注射单元的前端部组合,并且该针头中具有空间,该空间与第一空间连通;液体供应单元,该液体供应单元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与后端部可移除地组合,该液体供应单元具有第二端部,活塞通过该第二端部移动,并且该液体供应单元中具有空间,该空间被液体填充并且与第一空间连通,并且该活塞插入液体供应单元;以及气体注射口,该气体注射口穿过注射单元的侧壁并且与第一空间连通,以允许该第一空间被气体填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其能够选择性地注射诸如二氧化碳的气体和诸如透明质酸的药物溶液,因此使得作为皮肤内层的真皮能够容易地再生。
背景技术
在难以治愈的收缩的疤痕和深层皱纹的情况下,首先将由医生确定的微量气体注射到真皮层中以使真皮层分裂,然后将精确确定的微量液体注射到真皮层中以同时引起物理、化学和生物刺激。从而,可以通过在确定的点处生成大量的胶原纤维组织来治愈收缩的疤痕和深层皱纹。
因此,为了实现真皮自体再生(self-regeneration),医生需要在一个注射器的针头留在患者的皮肤中的状态下交替地注射气体和液体。为此,需要具有特殊结构的注射器。
图1是示出相关技术中的注射器的视图。
参照图1,在相关技术的注射器中,在排出单元10上设置有向外部突出以与针头30组合的导管20,从该排出单元10中排出内部液体。在这种情况下,相当多的流体会残留在导管20中。
然而,在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中,在针头30留在皮肤内的状态下,活塞50向后移动,从而通过进气口40将气体引入排出单元10,并且活塞50向前移动,从而引导气体通过导管20。随后,注射液体。以这种方式,气体和液体必须交替地注射。
然而,当注射被引入到排出单元10中的气体时,会出现残留在导管20中的液体比气体更早注射的问题。因此,不能精确地控制液体和气体的注射。
前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因此不应解释为承认本发明落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的示例可以参考申请号为10-1440838B1的韩国专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该注射器在将气体注射到注射单元中时能够防止液体残留在注射单元的针头内,从而可以在通过针头注射气体时能够防止液体比气体更早地注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该注射器包括:注射单元,在该注射单元中具有第一空间并且在该注射单元中的后端部开口,该第一空间被液体或气体填充并且通过开口的后端部与外部连通;针头,该针头与注射单元的前端部组合,并且该针头中具有空间,该针头的空间与第一空间连通;液体供应单元,该液体供应单元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与注射单元的后端部可移除地组合,该液体供应单元具有第二端部,活塞通过该第二端部向后或向前移动,并且该液体供应单元中具有空间,液体供应单元的空间被液体填充并且与第一空间连通,并且活塞通过液体供应单元的第二端部插入液体供应单元;以及气体注射口,该气体注射口穿过注射单元的侧壁并且与第一空间连通,以允许第一空间被通过气体注射口引入的气体填充。
在该注射器中,气体注射口可以以邻近位于第一空间前方的针头的后端部的方式穿过注射单元的侧壁,并且可以与第一空间连通。
在该注射器中,在液体供应单元与注射单元组合的状态下,当活塞向前移动时,液体供应单元内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一空间排出到针头中,并且当活塞向后移动时,可以在第一空间中形成负压,从而可以通过气体注射口将气体引入第一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勋;陈重硕,未经陈世勋;陈重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5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