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剥离检测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6054.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网野由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3/03 | 分类号: | G09F3/03;B32B27/00;B65D25/20;C09J7/20;C09J7/24;C09J7/25;C09J7/38;G09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检测 标签 | ||
1.一种剥离检测标签,其是依次具有支撑体、形成在所述支撑体的表面的一部分的图案层、以及粘合性层叠体的层叠体,所述粘合性层叠体至少具有低弹性模量层(X)、高弹性模量层(Y)及粘合剂层(Z),
形成有所述图案层的一侧的所述支撑体的表面是进行梨皮面处理而成的表面,
低弹性模量层(X)是具有与所述支撑体及图案层相接的表面、以及与高弹性模量层(Y)相接的表面的n层结构(n为1~10的整数),且低弹性模量层(X)的用下述式(1)表示的厚度平均剪切储能模量为8.0×104Pa以上且6.0×105Pa以下,
数学式1:
式(1)中,G’(Xk)表示低弹性模量层(X)中从支撑体侧起第k层(Xk)在23℃下的剪切储能模量G’,T(Xk)表示层(Xk)的厚度比=层(Xk)的厚度/低弹性模量层(X)的总厚度,n表示1~10的整数,
所述剥离检测标签进一步满足下述要件(1),
要件(1):将所述剥离检测标签的粘合剂层(Z)粘贴于被粘附物后、从该被粘附物剥离时,能够通过在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图案层之间产生界面剥离而从视觉上检测所述剥离检测标签有无从被粘附物上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所述高弹性模量层(Y)在23℃下的拉伸储能模量E’为10MPa以上且800MPa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所述低弹性模量层(X)的与所述支撑体及所述图案层相接的表面或者与高弹性模量层(Y)相接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粘合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所述低弹性模量层(X)是至少具有第一层(X1)及第二层(X2)的层叠体(L2),第一层(X1)是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及所述图案层相接的层,第二层(X2)是与高弹性模量层(Y)相接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构成所述低弹性模量层(X)的第一层(X1)在23℃下的剪切储能模量G’大于所述第二层(X2)在23℃下的剪切储能模量G’。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所述低弹性模量层(X)所具有的第一层(X1)的厚度(X1t)与第二层(X2)的厚度(X2t)之比
〔(X1t)/(X2t)〕为1/100~200/1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所述低弹性模量层(X)至少具有粘合剂层(X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所述图案层和粘合剂层(XA)含有相互间为相同种类的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所述图案层是由包含选自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树脂、及聚酯类树脂中的一种以上的组合物形成的层,
粘合剂层(XA)是由包含粘合性树脂的组合物(x)形成的层,所述粘合性树脂包含选自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树脂、及聚酯类树脂中的一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高弹性模量层(Y)是由组合物(y)形成的层,所述组合物(y)包含选自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树脂及烯烃类树脂中的一种以上非粘合性树脂(y1)。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选自低弹性模量层(X)、高弹性模量层(Y)及粘合剂层(Z)中的至少一层是包含着色剂的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粘合剂层(Z)的厚度(Zt)与高弹性模量层(Y)的厚度(Yt)之比〔(Zt)/(Yt)〕为10/100~500/100。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检测标签,其中,低弹性模量层(X)的厚度(Xt)与高弹性模量层(Y)的厚度(Yt)之比〔(Xt)/(Yt)〕为20/100~50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60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