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半成品、罐、制造块料的方法、制造罐的方法以及铝合金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6122.5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1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A·温默;H·克拉鲁姆;O·霍赫克尔;D·维斯特;S·施图姆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地利纽曼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B65B31/00;B65D83/14;C22C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华;李唐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半成品 制造 方法 以及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其由如下组成:‑0.07重量%至0.17重量%的硅,‑0.25重量%至0.45重量%的铁,‑0.05重量%至0.20重量%的铜,‑0.30重量%至0.50重量%的锰,‑0.05重量%至0.25重量%的镁,‑0.01重量%至0.04重量%的钛,和‑余量铝以及任选其它掺杂物。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块料或罐,优选气溶胶罐;制造半成品,优选块料的方法;制造罐的方法;以及涉及铝合金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半成品、罐、制造块料(Butzen)的方法、制造罐的方法以及涉及铝合金的用途。
铝或铝合金制气溶胶罐通常具有柱形罐体、封闭柱形罐体的一端的罐底、罐肩、位于罐底相对端的罐颈以及阀和喷射头。
这种气溶胶罐通常借助于挤压(Fließpressen),特别是借助于反向挤压或组合的正向-反向-挤压方法来制造。作为用于制造气溶胶罐的半成品,使用数毫米厚的由铝或铝合金带冲制的块料。
除了进一步的加工步骤之外,在挤压后存在的粗制罐通常在给该罐在其内侧上提供清漆涂层(内漆)以保护填充料防止其与罐壁直接接触之前要经受洗涤和清洁步骤。 在施加到粗制罐的内表面上之后,在烘烤炉中烘烤内漆。 进一步的工作步骤是对粗制罐的外表面进行外部涂漆、印刷和施加覆面漆,以及对气溶胶罐的最终轮廓造型。
对气溶胶罐性能的要求高。 一方面,该罐应当具有适当的强度,以给加压内容物提供安全的容器。 另一方面,该罐应当轻,并因此应尽可能薄壁地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气溶胶罐的强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造气溶胶罐所用的块料的组成和特别是由其制造方法决定的。
铝合金例如由EP 1 064 413 B1,FR 2 457 328 A1,JP 2008169417 A,US 2006/0021415 A1以及US 2014/0298641 A1已知。
与纯铝相比,由铝合金制成的气溶胶罐尽管原则上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压性。然而,在其使用时-与另外在使用纯铝时一样-存在问题,即,在罐的制造过程期间,特别是在内漆的烘烤期间,出现硬度降低并因此也出现强度降低。这是由于在230℃至250℃的温度范围内烘烤内漆造成的,由于铝合金中的回复和再结晶效应,由此导致在挤压过程期间实现的冷作硬化消失。为了补偿该强度损失,通常为罐选择较厚的壁厚度,以便能够满足罐的所需技术性能和安全标准。就其耐压性而言尤其如此。然而,出于经济原因以及出于重量考虑并因此从使用观点来看,较大的壁厚度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的铝合金,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的半成品,特别是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的块料,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的罐,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的用于制造块料的方法,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的用于制造罐的方法以及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的铝合金用途。在此,所述铝合金尤其应该适合于制造具有高强度且同时具有小的罐壁厚度的罐,优选气溶胶罐。
本发明通过提供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铝合金、根据权利要求10的半成品或罐、根据权利要求11的制造块料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4的制造罐的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5的铝合金的用途实现了所述目的。制造块料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12和13的主题。所有权利要求的措辞在此通过明确引用而成为本说明书的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特别是用于块料,即圆形坯料的铝合金,和/或罐,优选气溶胶罐。
所述合金由下述组成:
- 0.07重量%至0.17重量%的硅,
- 0.25重量%至0.45重量%的铁,
- 0.05重量%至0.20重量%的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地利纽曼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奥地利纽曼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6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