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模天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6796.5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5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阳;周大为;李元鹏;常乐;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52;H01Q9/16;H01Q9/26;H01Q13/10;H01Q2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天线 结构 | ||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线振元,与第一端口连接;
第二天线振元,与第二端口连接;
所述天线结构可被操作以同时收发:
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通过在对称激励模式下和/或在不对称激励模式下流经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并流入或流出所述第一端口的电或磁电流收发,在所述对称激励模式下,电流对称地流经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在所述不对称激励模式下,电流不对称地流经所述第一天线振元,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在第一谐振频率下谐振;
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通过在对称激励模式下和/或在不对称激励模式下流经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并流入或流出所述第二端口的电或磁电流收发,在所述对称激励模式下,电流对称地流经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在所述不对称激励模式下,电流不对称地流经所述第二天线振元,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在第二谐振频率下谐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频率与所述第二谐振频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为一维天线振元,所述第二天线振元为一维天线振元。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可在对称激励模式下工作,在所述对称激励模式下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发射沿第一方向极化的场以收发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可在不对称激励模式下工作,在所述不对称激励模式下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发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极化的场以收发所述第二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可在对称激励模式下工作,在所述对称激励模式下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发射沿第一方向极化的场以收发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可在对称激励模式下工作,在所述对称激励模式下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发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极化的场以收发所述第二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可在不对称激励模式下工作,在所述不对称激励模式下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发射沿第一方向极化的场以收发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可在不对称激励模式下工作,在所述不对称激励模式下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发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极化的场以收发所述第二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为线天线振元,所述第二天线振元为线天线振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为缝隙天线振元,所述第二天线振元为缝隙天线振元。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为线天线振元,所述第二天线振元为缝隙天线振元。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为缝隙天线振元,所述第二天线振元为线天线振元。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具有中心轴,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具有中心轴,所述天线结构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天线振元的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第二天线振元的所述中心轴对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具有中心轴,所述第二天线振元具有中心轴,所述天线结构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天线振元的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第二天线振元的所述中心轴偏移。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元与所述第二天线振元方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67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集成引擎制动器和润滑油路的载体
- 下一篇:视频译码中的边界块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