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改性的微胶囊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7281.7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3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隆;约翰·布拉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香料和香精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14 | 分类号: | B01J13/14;C08L75/02;C08G18/64;C08L61/28;C08L33/08;C08L83/00;A61L9/012;C11D3/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小明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改性 微胶囊 | ||
制备微胶囊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由具有伯胺或仲胺基团的囊封聚合物形成的微胶囊,(b)提供具有反应性基团的沉积剂,以及(c)在伯胺或仲胺基团和反应性基团之间形成共价键以将沉积剂接枝到囊封聚合物。还公开了含有这些微胶囊的消费品。
背景
纳米或微囊封用于其中需要将包括香精、香料和恶臭中和剂的活性材料以时间延迟或受控的方式递送、应用或释放到目标区域的多种不同应用。
已知的聚脲或聚氨酯胶囊面临多重问题,例如固体表面上的低沉积率、低嗅觉强度和低稳定性。
将微胶囊改性以实现某些目的。US 8,586,143描述了将微胶囊接枝到纤维或纺织品上以产生功能性制品。微胶囊被永久地连接至纤维或纺织品。US 8,586,143中描述的接枝方法不适于将香精微胶囊改性以改善在冲洗型(wash-off)或免洗型(leave-on)消费品中在皮肤、头发、家具表面上的沉积。
存在开发用于洗衣、洗涤、清洁、表面护理以及个人和皮肤护理的稳定且高效的微胶囊的需求。对于这样的应用,需要微胶囊的高沉积率。
发明概述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发现:可以将某些胶囊化学改性以改善消费品中的沉积率和嗅觉强度。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制备微胶囊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含有多个微胶囊的微胶囊浆料,其中每个微胶囊具有微胶囊芯和囊封微胶囊芯的微胶囊壁,并且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微胶囊壁由具有伯胺或仲胺基团的囊封聚合物形成,(b)提供具有反应性基团的沉积剂,以及(c)在伯胺或仲胺基团和反应性基团之间形成共价键以将沉积剂接枝到微胶囊壁的外表面上的囊封聚合物,以获得表面改性的微胶囊。
在这种方法中,沉积剂含有季铵部分、氧代咪唑烷基部分、儿茶酚部分、羧酸部分、烷基部分或其组合,并且微胶囊芯含有香精。沉积剂的实例包括缩水甘油基三甲基铵盐、N-(2-(2-氧代咪唑烷-1-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2-氧代咪唑烷-1-基)乙基)丙烯酰胺、N-(3,4-二羟基苯乙基)甲基丙烯酰胺、3,4-二羟基苯甲醛、[3-(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丙烯酰胺基丙基)三甲基铵及其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反应性基团是环氧基团、丙烯酰基基团、甲基丙烯酰基基团或醛基团。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囊封聚合物是由多异氰酸酯和多胺的反应获得的聚脲聚合物。优选的多胺包括支化聚乙烯亚胺、线型聚乙烯亚胺、聚乙烯胺、胺改性的聚乙烯胺、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amodimethicone)及其任意组合。
囊封聚合物还可以是三聚氰胺-甲醛聚合物、聚丙烯酸酯聚合物或二氧化硅聚合物。
在任一种上述方法中,微胶囊浆料优选地含有游离的支化聚乙烯亚胺,沉积剂与其反应以形成改性的聚乙烯亚胺。
任选地,微胶囊芯还含有前香精(pro-fragrance)、香料、恶臭中和剂、维生素或其衍生物、抗炎剂、杀真菌剂、麻醉剂、止痛剂、抗微生物活性成分(antimicrobial active)、抗病毒剂、抗感染剂、祛痘剂、皮肤光亮剂、驱昆虫剂(insect repellant)、兽用驱避剂(animal repellent)、驱寄生虫剂(vermin repellent)、软化剂(emollient)、皮肤保湿剂、皱纹控制剂、UV防护剂、织物柔顺剂活性成分(fabric softener active)、硬表面清洁活性成分(hard surface cleaning active)、皮肤或头发调理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纳米至微米尺寸的无机固体、聚合物或弹性体颗粒、味道调节剂、细胞、益生菌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香料和香精公司,未经国际香料和香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7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