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7314.8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川边英尚;藤泽光幸;清水宽;内野知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8/02;C22C38/50;C22C3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李书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系 不锈钢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为规定的成分组成,且板厚方向的维氏硬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设为Hv5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特别是本发明涉及板厚为5.0mm以上且剪切加工后的剪切分离面性状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
背景技术
铁素体系不锈钢与大量含有昂贵的Ni的奥氏体系不锈钢相比更便宜,因此近年来用于更多的用途。例如对于汽车部件的凸缘、托架等,从确保刚性的观点考虑,进行了板厚较厚的铁素体系不锈钢的应用。
作为这样的板厚较厚的铁素体系不锈钢,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含Ti的铁素体系不锈钢热轧线圈,具有如下组成,以质量%计由C:0.030%以下、Si:2.00%以下、Mn:2.00%以下、P:0.050%以下、S:0.040%以下、Cr:10.00~25.00%、N:0.030%以下、Ti:0.01~0.50%、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硬度为180HV以下,25℃的夏比冲击值调整为20J/cm2以上,板厚5.0~12.0mm。”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7379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铁素体系不锈钢通常是利用剪切加工加工成规定形状的部件。这里,剪切加工使用冲头和冲模这样的一对工具,主要在钢板或钢材的剪切分离面产生剪切应力,由此,将钢板或钢材切断或者分离成规定尺寸和形状的加工方法。
作为这样的剪切加工,一般而言已知有使用基于剪切机等的剪切、冲压机等的冲孔和钻孔等。
另外,利用剪切加工形成的钢板或钢材的剪切分离面(剪切端面)如图1所示已知由塌边、剪切面、断裂面、毛刺及毛边构成。
然而,将由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热轧线圈得到的板厚较厚的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剪切加工成作为汽车部件的凸缘、托架等部件形状时,存在在剪切分离面,呈凹凸状粗糙的断裂面在板厚中所占的比率与剪切面相比更高,导致外观不良的问题。
另外,如上所述,断裂面与平滑的表面比较,呈凹凸状粗糙,因此容易发生腐蚀,有可能耐腐蚀性降低。并且,将在剪切的状态下的钢材作为凸缘部件紧固而使用时,因为反复赋予应力,所以从断裂面产生龟裂并传播,可能会产生裂纹。而且,利用剪切分离面(剪切端面)的切削、研削、研磨等,除去断裂面进行平滑化时,导致成品率的降低,因追加工序而导致的生产率的降低。
因此,现状是期望开发一种即使板厚较厚,也能够将断裂面在板厚中所占的比率保持得较低,即使在剪切的状态下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外观、耐腐蚀性、耐疲劳特性的板厚较厚的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状开发,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厚较厚,具体而言板厚为5.0mm以上、且剪切加工后的剪切分离面性状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及其有利的制造方法。
应予说明,“剪切加工后的剪切分离面性状优异”是指在实施剪切加工的情况所形成的剪切分离面上,由下式定义的剪切面比率为45%以上。
剪切面比率(%)=[板厚方向的剪切面长度(mm)]/([板厚方向的剪切面长度(mm)]+[板厚方向的断裂面长度(mm)])×100
另外,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研究,得到以下的知识。
1)为了提高剪切加工后的剪切分离面性状,重要的是极力减少局部地成为低变形能力的区域,即变形能力的偏差少的均匀的组织。
2)这里,认为变形能力的偏差由粗大的析出物和微细的析出物混合存在的组织、析出物偏析的组织等各种不均匀的组织引起的,该变形能力的偏差与板厚方向的维氏硬度的偏差密切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7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置换心脏瓣膜连合组件
- 下一篇:工程机械的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