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层混合处理工法中的W/C的设定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7792.9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3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长津辰男;上野一彦;本多伸弘;河田雅也;德永幸彦;大西常康;广渡智晶;田口博文;浅田英幸;久保滋;和田真乡;山田和彦;伊藤竹史;细见尚史;原俊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洋建设株式会社;清水建设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竹中土木;东亚建设工业株式会社;东洋建设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不动堤土乐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成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层 混合 处理 中的 设定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深层混合处理工法中的W/C的设定方法,其将以设定了水和水泥类改良材料的比W/C进行了混合的水泥料浆注入改良对象土并进行搅拌混合,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工序、第二工序、第三工序、第四工序、第五工序和第六工序,
该第一工序采集前述改良对象土,进行土质试验,取得湿润密度(ρt)、干燥密度(ρd)、自然含水比(Wn)、其它土质试验数据,
该第二工序将至少3种配比的水泥料浆分别与前述采集的土进行混揉并进行养生制作试样,由室内配比试验求出单轴压缩强度,该至少3种配比的水泥料浆是作为任意地设定了前述水灰比W/C的一定值使水泥添加量不同的水泥料浆,
该第三工序将基于在前述第一工序中取得的数据进行了运算的前述采集的土的自然含水量(Ww)和在前述第二工序中作成的至少3种配比的水泥料浆中的水的量(Δw)相加,求出至少三个合计水量(Wg),
该第四工序将在前述第三工序中求出的各自的合计水量(Wg)和前述各自的水泥添加量(C)的比(Wg/C)的各点标绘在横轴上,将与在前述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各自的水泥添加量(C)对应的单轴压缩强度的各点标绘在纵轴上,将各自的交点标绘在相关图上,将这些标绘的点连结,作成该改良对象土固有的料浆曲线,
该第五工序求出在前述第四工序中作成的料浆曲线的设定在前述纵轴上的与目标强度对应的前述横轴上的合计水量(Wg)和水泥量(C)的比(Wg/C)的值,
该第六工序根据在前述第五工序中求出的与目标强度对应的合计水量(Wg)和水泥量(C)的比(Wg/C)的值运算与目标强度对应的水泥添加量和水灰比(W/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混合处理工法中的W/C的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二工序之前附加了如下的工序:判断用于改良的地基的土是否是pH<8,即是否是有机质土,在为是时,为了确保强度,作为有机质土使用特殊添加剂、特殊水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层混合处理工法中的W/C的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合计水量(Wg)作为改良对象土从塑性状向液状转移的液性界线的水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层混合处理工法中的W/C的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合计水量(Wg)是液性界线的1.0~1.4倍的水量。
5.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包括第一步骤、第二步骤、第三步骤、第四步骤、第五步骤和第六步骤,
该第一步骤采集将以设定了水和水泥类改良材料的比W/C进行了混合的水泥料浆注入改良对象土并进行搅拌混合的水泥类深层混合处理工法中的前述改良对象土,进行土质试验,取得湿润密度(ρt)、干燥密度(ρd)、自然含水比(Wn)、其它土质试验数据,
该第二步骤将至少3种配比的水泥料浆分别混揉到前述采集的土中进行养生制作试样,由室内配比试验求出单轴压缩强度,该至少3种配比的水泥料浆是作为任意地设定了前述水灰比(W/C)的一定值使水泥添加量不同的水泥料浆,
该第三步骤将基于在前述第一步骤中取得的数据进行了运算的前述采集的土的自然含水量(Ww)和在前述第二步骤中作成的至少3种配比的水泥料浆中的水的量(Δw)相加,求出至少三个合计水量(Wg),
该第四步骤将在前述第三步骤中求出的各自的合计水量(Wg)和前述各自的水泥添加量(C)的比(Wg/C)的各点标绘在横轴上,将与在前述第二步骤中得到的各自的水泥添加量(C)对应的单轴压缩强度的各点标绘在纵轴上,将各自的交点标绘在相关图上,将这些标绘的点连结,作成该改良对象土固有的料浆曲线,
该第五步骤求出在前述第四步骤中作成的料浆曲线的设定在前述纵轴上的与目标强度对应的前述横轴上的合计水量(Wg)和水泥量(C)的比(Wg/C)的值,
该第六步骤根据在前述第五步骤中求出的与目标强度对应的合计水量(Wg)和水泥量(C)的比(Wg/C)的值运算与目标强度对应的水泥添加量和水灰比(W/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洋建设株式会社;清水建设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竹中土木;东亚建设工业株式会社;东洋建设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不动堤土乐,未经五洋建设株式会社;清水建设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竹中土木;东亚建设工业株式会社;东洋建设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不动堤土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77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配置的线性加速器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用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