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的驱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7940.7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3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R·诺伊恩多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泽(班贝格)汽车零部件欧洲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22 | 分类号: | E05F15/6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万欣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驱动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借助于线性驱动运动以马达的方式调节机动车(2)的活门(3)、尤其侧门的机动车(2)的驱动组件,其中驱动组件(1)为了产生线性驱动运动具有驱动单元(4),其关联有带有至少一个驱动马达(6)的驱动器(5)和与驱动器(5)在驱动技术上相联结的进给传动机构(7)、尤其主轴‑主轴螺母传动机构(8)。提出,驱动组件(1)具有支承结构(9),其围绕几何的支承摆动轴线(10)可摆动地容纳驱动单元(4),驱动单元(4)和支承结构(9)连接成预装配单元(13),其这样可经由支承结构(9)装配在机动车(2)处的装配部位(14)处、尤其在活门(3)处或在机动车车身(15)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机动车的驱动组件、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的活门组件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的用于装配驱动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所讨论的驱动组件运用在机动车的每个活门的以马达的方式调节的范围中。这样的活门例如可以是机动车的侧门、尾门、尾盖、引擎罩或货舱底板。就此而言术语“活门”当前可宽泛地来理解。
已知的驱动组件(EP 1 795 685 B1)(本发明从其出发)沿着驱动轴线依次具有进给传动机构(Vorschubgetriebe)和驱动马达。该驱动组件以一端可摆动地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处而以另一端可摆动地固定在机动车的活门(Klappe)、尤其门处。驱动组件产生线性驱动运动,借助于其能够以马达的方式打开和关闭机动车门。
已知的驱动组件良好地适合用于以马达的方式调节活门,然而尤其还存在结构空间优化方面的潜在可能。一方面驱动组件构建得非常长,另一方面相应的机动车门须具有用于固定的摆动关节。此外,机动车门须在摆动关节的区域中被加强,以吸收驱动组件产生的力。为此具体地须加强机动车门的侧壳(Seitenhaut)。因为此外须将在活门中存在的其他构件布置在驱动器周围,使该驱动组件仅有限地满足机动车领域中的实践要求。
文件DE 11 2012 003 117 T5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这些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方案,在其中公开了一种驱动组件,其也以一端可摆动地固定在车身处,其第二固定部然而位于门的机动车侧的端侧处,使得后端自由浮动。
驱动组件在此通过在装配期间形成的铰接部可摆动地支承在端侧处。通过使装配部位在前面的区域中提供铰接部,驱动组件在后面的区域中摆出较远且受到较高杠杆作用。在装配期间恒定地制造稳固的铰接部是昂贵的且效率低的且因此不符合机动车领域中的实践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将已知的驱动组件设计和改进成使得其更好地满足机动车领域中的实践要求。
上述问题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驱动组件中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来解决。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首先基于如下考虑:使驱动组件设有支承结构,其可摆动地容纳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在此具有带有至少一个驱动马达的驱动器和进给传动机构。通过将支承结构和驱动单元连接成预装配单元,实现特别简单的装配。附加地通过支承机构可使支承摆动轴线与在机动车处的固定无关地定位,由此支承摆动轴线可已在制造时且与在机动车处的固定无关地来生成。由此在预设支承摆动轴线的位置时附加地产生更大的自由,而驱动组件总体能够以恒定的质量有利地来制造。
尤其提出,驱动组件具有支承结构,其围绕几何的支承摆动轴线可摆动地容纳驱动单元且驱动单元和支承结构连接成预装配单元,该预装配单元这样经由支承结构可装配在机动车处的装配部位处、尤其在活门或机动车车身处。
在根据权利要求2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驱动器关联有几何的驱动轴线,不同构件可沿着该驱动轴线延伸。如此可进行驱动组件对在机动车中的情况的有利适配。
驱动器和进给传动装置按照根据权利要求3的设计方案可由驱动器壳体容纳,该驱动器壳体与支承结构相连接用于构造预装配单元。由此实现在装配时特别简单的可操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泽(班贝格)汽车零部件欧洲两合公司,未经博泽(班贝格)汽车零部件欧洲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7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