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收割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8260.7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7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三井孝文;吉田有作;崎山洋佑;中川文里;井上嘉晃;高松宪史;野口耕作;东泷燎平;西村俊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A01F12/00 | 分类号: | A01F12/00;A01D67/00;A01F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思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收割机 | ||
联合收割机具备在脱粒室(23)内对割取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4),在脱粒室(23)内具备绕前后轴芯(X)旋转的脱粒筒(31)和以沿着脱粒筒(31)的外周部的状态设置的圆弧状的筛网(32),将覆盖脱粒室(23)的上部的顶板(30)支承为能够沿脱粒筒(31)的旋转轴芯方向拆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1)以往,有一种具备对割取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为了进行脱粒装置的检查、清扫,有时将覆盖脱粒室上部的顶板设为能够绕横向一端侧的前后轴芯朝向上方摆动开放。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将存储脱粒处理而获得的谷粒的谷粒箱以位于脱粒装置的上方的状态配备。
(2)以往,有如下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在脱粒室内对割取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在覆盖脱粒室上部的顶板的内表面侧配备有将脱粒处理物从脱粒筒的旋转轴芯方向一侧朝向另一侧移送的多个送尘阀。
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有的将多个送尘阀全部以位置固定状态安装于顶板的内表面(以下称作第一现有技术)。此外,如专利文献2所示,有的将多个送尘阀全部可摆动地支承于顶板的内表面并构成为能够变更调节输送角度(以下称作第二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3717号公报(JP2013-183717A)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92443号公报(JPH06-292443A)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背景技术(1)所对应的技术问题如下。
如上述以往的结构那样,在使顶板向上方摆动而使脱粒室朝向外侧开放的结构中,在进行脱粒装置的检查、清扫等维护作业时,为了使顶板向上方大幅度摆动,在上方侧需要较大的空间。特别是,如果是在脱粒装置的上方配备有谷粒箱的结构,则需要用于使谷粒箱大幅度开放的机构,存在构造较为复杂的不利之处。此外,为了使顶板摆动,作业人员必须要爬到较高的位置,还存在作业难以进行的不利之处。
因此,期望不导致构造的复杂化且能够容易地进行脱粒室内部的维护作业。
(2)背景技术(2)所对应的技术问题如下。
在上述第一现有技术中,多个送尘阀为位置固定状态,因此能够将顶板的形状顺应脱粒筒的外端部的旋转限制而形成为圆弧状。但是,在该结构中,在送尘阀中用于移送脱粒处理物的输送角度是一定的,因此若搬入脱粒装置的作物量较多,则有脱粒筒沿旋转轴芯方向的输送处理能力不足而导致处理物堵塞,未被脱粒就被向后方移送等隐患,若作物量较少,则有脱粒处理物的移送过快而未能脱粒就被向后方移送,脱粒性能降低的隐患。
在上述第二现有技术中,通过根据向脱粒装置搬入的作物的量的变化来调节送尘阀的输送角度,即使作物的量发生变动也能够顺畅地移送脱粒处理物。但是,在该结构中,为了使送尘阀的输送角度变更,必须使顶板中的安装送尘阀的位置为平坦面,有伴随着脱粒筒的旋转而被传递移送的脱粒处理物的移送不能顺畅地进行的隐患。
因此,期望的是能够伴随着脱粒筒的旋转而顺畅地传递移送脱粒处理物,并且能够根据向脱粒装置搬入的作物量的不同而维持适当的脱粒性能。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1)技术问题(1)所对应的第一解决手段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82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类固醇激素相关疾病或障碍的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柔性包装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