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水泵及排水泵用的安装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8357.8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7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克司;加藤友也;佐藤永;西山雄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1/14;F04D11/0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世***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泵 安装 部件 | ||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零部件数量、零部件成本,并且有效地降低向室内单元的振动传播的排水泵及排水泵用的安装部件。在用于将排水泵(1)经由螺纹件(60)安装固定于安装顶板(50)的安装部(32)设置有用于供螺纹件(60)穿过的插通孔(36),绕安装部(32)中的插通孔(36)分散配置有朝向安装顶板(50)侧突出并与安装顶板(50)抵接的多个突出部(37),通过该突出部(37),排水泵(1)的安装部(32)与室内单元的安装顶板(50)的接触面积减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泵,是例如,适用于在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被使用,并将接受在热交换器冷凝后的水的排水盘内的排水向室外排出的排水泵及该排水泵用的安装部件。
背景技术
在嵌入于室内的顶部的类型的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中,在制冷运转时,空气中的水分冷凝而附着于热交换器,因附着的水分而产生的水滴向设置于热交换器的下方的排水盘内滴下。为了将积蓄在该排水盘内的排水向室内单元外部(室外)排出,使用了排水泵(也称作排泄泵)。
图10~图12示出了这样的排水泵及装备有该排水泵的空气调和机的主要部分的现有例。图10和图11A、11B所示的现有例的排水泵101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10,在该壳体110形成有:收容旋转叶片的泵室(均未图示)、设置于泵室的下部的管状的吸入口112、从泵室朝向侧方延伸的管状的排出口113。在壳体110的上部(上部开口)经由作为密封部件的O形环(未图示)安装有圆筒状的合成树脂制的下罩(也称作壳体罩)120。下罩120通过利用了设置于壳体110的扣合臂111的弹性力的扣合功能而拆卸自如地安装于壳体110。在下罩120的上部,以用于引出导线142的导线引出部141向外侧露出的方式搭载有由定子和转子等构成的电动机140。电动机140的驱动轴与配置于泵室内的旋转叶片的旋转轴连结。在下罩120的上部(上部开口)安装有覆盖电动机140的上侧的带顶部的短圆筒状的合成树脂制的上罩(也称作电动机罩)130。上罩130通过利用了设置于上罩130的扣合臂131的弹性力的扣合功能而拆卸自如地安装于下罩120。在上罩130的上部(顶部)设置有用于将该排水泵101安装于室内单元内的安装顶板150的安装部132。
在图示的现有例的排水泵101中,在上罩130的上部(顶部)的靠近外周的三个部位形成有角度为不相等间隙的安装部132。在从各安装部132的上端向水平方向外侧延伸的固定板部135形成有供紧固固定用的螺纹件160插入的插通孔136。如图12所示,在将防振用橡胶(也称作橡胶衬套)155夹在固定板部135(的上表面)与安装顶板150(的下表面)之间的状态下,通过螺纹件160穿过插通孔136而螺合(紧固)于安装顶板150(上设置的螺纹孔),从而该排水泵101固定(紧固固定)于安装顶板150。
如图12所示,在该排水泵101中,通过安装部132而相对于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的安装顶板150固定,当通过电动机140使收容于壳体110内(泵室)的旋转叶片旋转时,积蓄在排水盘190的排水从吸入口112被吸起,并经由泵室从排出口113排出。排出后的排水经由与排出口113连接的配管113A而暂时被导向上方之后,被导向侧方并向室外排出(例如,一起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2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827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75972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使用了这种电动机的排水泵中,从电动机产生的振动传播到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而发出噪音,从而使静音性恶化。因此,如前所述,在将排水泵安装于室内单元时,将防振用橡胶等配置于排水泵的安装部与室内单元的安装顶板之间,以降低振动的传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不二工机,未经株式会社不二工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8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