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8909.5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9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山中康史;庄司英和;竹内莉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B32B15/08;B32B27/36;C08J5/04;C08J5/18;C08L21/00;C08L23/08;C08L63/00;C08L8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树脂 组合 |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对于100质量份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热塑性树脂(A)为0至30质量份的弹性体(B)、0.3至4质量份的环氧化合物(C)、15至80质量份的增强填料(D)、和1至15质量份的包含重均分子量为10000至80000的有机硅化合物和热塑性树脂的母料(E)。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并且更详细地涉及显示优异的耐冲击性、在碱性环境下优异的耐性(以下也称为“耐碱性”)、优异的耐热冲击性、优异的激光焊接性、和优异的两色成形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并且进一步涉及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和涉及金属树脂复合体、激光焊接用成形体、激光焊接体、和两色成形体。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在加工的容易性、机械性质、耐热性、和其它,即,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方面优异,并且结果广泛应用在例如汽车用部件、电气和电子装置用部件、建筑材料部件、和精密装置用部件等领域中。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在广泛的领域中使用,例如,在汽车领域中使用,并且这些树脂用于例如连接器、分配器部件、和点火线圈部件等发动机相邻的部件,并且用于各种控制单元,和各种传感器;并且用于例如连接器、开关部件、继电器部件、和线圈部件等电气和电子装置的部件;而且用于例如卫生部件和混凝土预埋螺栓等建筑材料部件。
在这些领域中,特别是对于汽车的车载部件,要求耐湿热性(耐水解性)。为了响应该要求,可以通过使用具有少量羧基末端基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和/或通过借助使羧基末端基与特定化合物反应来封端羧基末端基来改善耐水解性。
然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显示不充分的耐碱性,特别是关于其长期耐久性,并且这些树脂的使用环境和使用用途由此受到限制。例如,根据树脂成形品的用途,其可以在与例如融雪剂、马桶用清洁剂、浴室用清洁剂、漂白剂、和水泥等化学品接触的同时使用。特别地,对于玻璃纤维增强制品,碱引起的强度降低是显著的,并且认为在碱性环境下的劣化是问题。
另外,在碱性物质的作用下,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制成的部件,特别是薄壁部分或具有残留应变的部位,存在可能发生裂纹并且最终可能破坏的风险。
例如,在通过金属和树脂之间的复合化而形成所谓的金属嵌入制品的情况下,由于冷却期间的收缩,在浇口区域中可能产生残余应变,和/或特别是在拐角区域和焊接区域中的金属/树脂界面处可能容易产生应变,由此容易产生裂纹。另一个问题,即,在成形品的拐角区域、焊接区域、或浇口附近区域中产生裂纹,可能是通过其中在成形期间在高温下经历热膨胀的成形品在低温环境下经历热收缩的所谓的热冲击引起的。
另外,可以在例如,汽车的车载部件的内部设置空间,以便容纳电子电路、例如电机或风扇等驱动部、和连接器等。用于这些的成形品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将其分为多个树脂构件,并且将其成形和接合来生产;这使得可以实现通过中空化来优化形状并且轻量化,这优于一体成形的情况。
将树脂构件彼此接合的方法可以示例为使用粘接剂的方法,还有例如机械接合、热板焊接、振动焊接、超声波焊接、和热焊接等方法。然而,最近的关注焦点是提供尤其是优异的加工性和对例如,树脂构件和待容纳的电子部件等影响较少的优点的激光焊接体的生产方法。
在激光焊接中,待接合的部分,即,透过激光的透过侧构件和吸收激光的吸收侧构件彼此层叠;通过扫描来自透过侧构件的激光,在所得的结合面上进行激光的曝光;并且使吸收侧构件熔融,由此将两个构件焊接。
然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透射率低于聚碳酸酯树脂、和聚苯乙烯系树脂等的透射率,因此,激光焊接性更差,并且于是焊接强度容易变得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8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装置、方法、处理器和可移动设备
- 下一篇:通信系统、基站和通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