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收缩膜收缩套装到包装件或包装单元上的收缩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8996.4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9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C·席林;M·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KHS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3/06 | 分类号: | B65B53/06;B65G45/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芮 |
地址: | 德国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收缩 套装 包装 单元 通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沿着输送方向(TR)将收缩膜(3)收缩套装到包装件或包装单元(4)上的收缩通道(1),其包括至少一个输送装置(2),所述输送装置具有带状输送器件(5)。所述带状输送器件(5)具有用于沿着所述输送方向(TR)将所述包装件或包装单元(4)输送穿过所述收缩通道(1)的输送区域(5.1)和用于逆着所述输送方向(TR)导回所述带状输送器件(4)的导回区域(5.2)。特别有利地,在本发明中,用于将润滑材料(7)均匀地施加到所述带状输送器件(5)上的至少一个润滑设备(6)设置在所述带状输送器件(5)的导回区域(5.2)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收缩膜收缩套装(Aufschrumpfen)到包装件或包装单元上的收缩通道(Schrumpftunnel)、一种用于在收缩通道中使用的润滑设备以及一种用于均匀地施加润滑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饮料行业的容器处理机器,已公开了用于将收缩膜(Schrumpffolie)收缩套装到产品上(例如收缩套装到包装单元上)的收缩通道,例如用于形成由多个单包装件或多个包装单元所构成的集束体。这种收缩套装过程优选是通过热空气流或者热气体流来实现,并且例如在侧向上施加到各个已经利用收缩膜所包裹的包装单元上,以便将收缩膜收缩套装到包装单元上。另外,收缩气体流也指向利用收缩膜所包裹的产品的下侧,以便封装(即焊接或者粘合)收缩膜在该处发生搭接的端部。
在此,在收缩通道中,使用具有金属表面的输送装置,例如呈金属丝编织带(Drahtgeflechtgurten)形式的输送带。这些金属丝编织带形成闭合的环形线(回线),并且优选连续地被驱动。在此,金属丝编织带的沿着输送方向运动的上部分(或上半部)运动穿过收缩通道的热区(真正的收缩区),并且金属丝编织带的逆着输送方向运动的回行段在收缩通道的热区的下方返回。
借助于这些输送装置,以已知的方式使得在收缩膜——通常是PE膜(聚乙烯膜)中首先仅仅松动地包入的集束体被输送穿过热收缩区,由此,收缩膜如此强烈地收缩,使得这个收缩膜紧密地贴靠到集束体上。
由于工艺原因,在穿过收缩区时,输送带也升温。为了将这种升温保持在可容忍的界限内,在回行段上主动地冷却输送带。在实践中,输送带在其进入到收缩区中之前具有例如80℃至85℃的温度。在其穿过热收缩区时,输送带通常以10℃至20℃升温,从而使得输送带最终达到高达105℃的温度。
输送带的这种高温所导致的问题在于:特定的收缩膜(通常是PE膜)在高于确定的温度时具有附着在变热的金属接触面上、几乎是胶着在这些接触面上的特性。由于这种胶着通常会导致收缩结果变差或者甚至导致容器组件在还未完全冷却的进而还未完全固定的集束体内部发生滑脱,因而在实践中收缩膜在输送带上的这种胶着被视为非常不利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公开了借助润滑材料来喷洒输送带。油常常被用作润滑材料,借助于压缩空气将所述油喷洒到输送带上。所使用的油用于防止收缩膜胶着在输送带的热的金属表面之上或该处。
在此,这种已公开的解决方案的不利之处在于,油在输送带的表面上分布不均匀,从而无法可靠地避免收缩膜粘牢在输送带上。另外,由于喷洒或者说由于所谓的过喷(要喷洒的油的未到达输送带上、而是以喷雾的形式逸出到周围环境中的份额),产生非常大的润滑材料损失。此外,由于这种过喷,还会污染收缩通道的周围环境中的很广的区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收缩膜收缩套装到包装件或包装单元上的收缩通道,该收缩通道可靠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在上文给出的缺点,尤其是可靠地避免了收缩膜粘牢在输送装置的输送器件上,进而能够无干扰并且无中断地将收缩膜收缩套装到包装件或包装单元上。
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用于将收缩膜收缩套装到包装件或包装单元上的收缩通道来解决。用于在收缩通道中使用的相应润滑设备是并列技术方案的主题。用于施加润滑材料的相应方法是另一并列技术方案的主题。后续说明在此涉及到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HS有限责任公司,未经KHS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89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