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连续半成品的方法和设备、连续半成品、井下换热器、井眼增强件和修复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9040.6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9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S·伯纳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TTS爱诺华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3/00 | 分类号: | B29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胡强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连续 半成品 方法 设备 井下 换热器 增强 修复 | ||
一种用于生产连续半成品(1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供应硅氧烷软管(12)和单独的内部导体(11),其中所述内部导体(11)在由所述硅氧烷软管(12)形成的第一内部空间(12a)中延伸;通过生产在外部包围所述硅氧烷软管(12)的连续纤维软管(13)包覆所供应的硅氧烷软管(12);张开所述硅氧烷软管(12),以使在所述硅氧烷软管(12)与所述连续纤维软管(13)之间形成间隙(14);将基质材料供应入所述间隙(14)中;通过硬化所述基质材料,将所述硅氧烷软管(12)和所述连续纤维软管(13)结合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连续半成品的方法和设备、连续半成品、井下换热器、井眼增强件和修复管。
背景技术
房屋建设拥堵加剧的结果是经常在有地下水的地区中架设有结构体。为了以节能方式对建筑物进行加热和冷却,特别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借助使用井下换热器的热泵进行的热量产生和/或制冷越来越重要。这种井下换热器需要在地下通常具有50-500米深度的井眼。然而,为了保护地下水,存在极其严格的规定,其结果是通常不允许在存在地下水的地区中架设井下换热器。因此,需要一种划算的系统,该系统可消除由于结构体特别是到达地下的井下换热器而污染地下水或其它类型污染物的风险。
文献WO2013/170389A2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膨胀管状外壳的井下换热器。所述外壳对水具有有限的渗透性,使得在井下换热器内部循环的液体会污染地下水。文献WO2017/016790A1同样公开了一种井下换热器。所述井下换热器还不能确保对水和/或液体的保证不渗透性。文献DE102012201262A1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坚固的、尺寸稳定的中空型材的方法。这种尺寸稳定的中空型材不适合用作井下换热器。因此,仍然需要一种安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系统,该系统适用于井下换热器和其它土木工程结构,特别是存在地下水的地区中的土木工程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生产连续半成品的方法和设备、连续半成品、井下换热器、井眼增强件和修复管,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实现。从属权利要求2至7涉及进一步有利的方法步骤。该目的还通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8的特征的设备实现。从属权利要求9至10涉及进一步有利的构造。该目的还通过连续半成品实现,该连续半成品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生产。该目的还通过包括连续半成品的井下换热器、井眼增强件或修复管实现。
该目的尤其通过一种用于生产连续半成品的方法实现,该方法包括:供应硅氧烷软管和单独的内部导体,其中内部导体在由硅氧烷软管形成的第一内部空间中延伸;通过生产连续纤维软管来包覆所供应的硅氧烷软管,该纤维软管在外部包围硅氧烷软管;张开硅氧烷软管,以使硅氧烷软管与连续纤维软管之间形成间隙;将基质材料供应到间隙中;和通过硬化基质材料将硅氧烷软管和连续纤维软管结合在一起。
该目的另外特别地通过一种用于生产连续半成品的设备来实现,该设备包括:
输送装置,其用于供应硅氧烷软管和布置在硅氧烷软管内部的内部导体;
结合装置,其用于结合多根纤维以形成连续纤维软管,并且用该连续纤维软管将所供应的硅氧烷软管包覆起来;
张开装置,其用于张开硅氧烷软管并减小连续纤维软管与硅氧烷软管之间的间隙;
供应装置,其用于将液体结合剂供应到所述间隙中;和交联装置,其用于使结合剂交联并将硅氧烷软管结合至连续纤维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TS爱诺华公司,未经TTS爱诺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9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