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以及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9921.8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丁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32 | 分类号: | H01G4/32;H01G4/2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柯瑞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以及 制造 方法 | ||
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和与电容器元件的电极连接的端子构件。端子构件包含设置于端子构件的端部并能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部。连接端子部包含从端子构件的端部延伸出的第一端子部和与第一端子部叠合的第二端子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容器以及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以下电容器:将连接了汇流条的一端的电容器元件收纳于壳体内,将设置于汇流条的另一端的外部连接用的端子从壳体的开口向外部引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外部连接用的端子设置为从汇流条的端部延伸出来,在该端子连接设置于外部装置的外部端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29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和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电极连接的端子构件。在此,所述端子构件包含设置于所述端子构件的端部并能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部。所述连接端子部包含从所述端子构件的所述端部延伸出的第一端子部和与该第一端子部叠合的第二端子部。
本公开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端子构件的工序;和将所述端子构件与电容器元件的电极连接的工序。所述端子构件包含设置于所述端子构件的端部并能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子部。所述连接端子部包含从所述端部延伸出的第一端子部和与该第一端子部叠合的第二端子部。制造所述端子构件的工序包括以下工序:使展开状态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端子部在所述第一端子部与所述第二端子部之间的边界折弯而叠合的工序;和对叠合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端子部在所述第一端子部以及所述第二端子部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压制。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难以产生电容器元件的热损伤的电容器。
本公开的效果以及意义根据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会更加明确。其中,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对本公开进行实施化时的一个例示,本公开并不受以下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将电容器元件单元收容于壳体内之前的电容器元件单元以及壳体的立体图。
图3A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3B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4A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示出第一后连接端子部的周边的第一汇流条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4B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示出第二后连接端子部的周边的第二汇流条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5A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示出第一汇流条的第一后连接端子部的周边的薄膜电容器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图5B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示出第二汇流条的第二后连接端子部的周边的薄膜电容器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汇流条制造工序的流程的图。
图7为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端子部折弯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8A为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端子部压制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8B为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端子部精加工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9A为用于对变更例所涉及的第一后连接端子部以及第二后连接端子部进行说明的图。
图9B为用于对变更例所涉及的第一后连接端子部以及第二后连接端子部进行说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9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摄像机装置
- 下一篇:滑动海底电子模块基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