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把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0104.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3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绫一;长谷佳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阿尔发 |
主分类号: | E05B85/12 | 分类号: | E05B85/12;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瑞朋;胡彬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把手装置,包括附接到车辆的门板的把手基部和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把手基部上的操作把手构件。操作把手构件包括设置在操作把手构件的基端侧上并用作操作把手构件的旋转支点的把手轴支撑部分、设置在操作把手构件的前端侧上并构造成在乘员打开车辆的门时由乘员抓握和操作的抓握部分、以及相对于抓握部分形成在门板侧上的分型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内把手装置(车辆内把手装置)安装在汽车等车辆的门上。
内把手装置包括例如附接到车辆的门板的把手基部和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把手基部上的操作把手构件。操作把手构件的表面可以通过进行例如镀铬来电镀。
操作把手构件通常通过注射模制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模制后的操作把手构件由于分型线(模具的分割线)而具有台阶。为了在模制后从操作把手构件上移除分型线,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然而,基于降低内把手装置的制造成本的观点,优选的是尽可能减少操作把手构件的抛光过程。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9-299264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内把手装置包括附接到车辆的门板的把手基部和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把手基部上的操作把手构件。操作把手构件包括设置在操作把手构件的基端侧上并用作旋转支点的手柄轴支撑部分,以及形成在操作把手构件的前端侧上并构造成当乘员打开车辆的门时由乘员抓握和操作的抓握部分。在模制操作把手构件时产生的分型线形成在操作把手构件的相对于抓握部分设置在门板侧上的部分处。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内把手装置,可以通过减少操作把手构件的抛光过程来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内把手装置的透视图。
[图2]图2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内把手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图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内把手装置的前视图。
[图4]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5]图5是操作把手构件的前视图。
[图6]图6是沿着图5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7]图7是示出模具的脱模方向并对应于沿着图5中的线B-B截取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8]图8是示出模具的脱模方向并对应于沿着图5中的线C-C截取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9]图9是操作把手构件的透视图,并其示出了分型线。
[图10]图10是操作把手构件的前视图,并且其示出了分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
如图1至4所示,内把手装置10包括把手基部11、锁定杆12和操作把手构件13。内把手装置10固定到构成车辆的门板的内板(未示出),并且从面向车辆内部的门饰件(未示出)处部分暴露。设置在门板内部的鲍登缆线(未示出)连接到内把手装置10。所述鲍登缆线(未示出)包括具有管状形状的外管和插入到外管中的内线。
把手基部11通过注射模制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把手基部11包括在一侧上为通孔的轴支撑孔14,以及邻近轴支撑孔14并具有凹形的操作凹部15。一对管保持部分(未示出)设置在轴支撑孔14的一个侧端部分处。每个管保持部分(未示出)保持锁定杆12侧上的鲍登缆线和操作把手构件13侧上的鲍登缆线的外管的端部部分中的相应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阿尔发,未经株式会社阿尔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0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