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褐藻糖胶的酶促水解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0275.7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A.博拉斯顿;C.J.维克斯;O.E.萨拉马-阿尔伯;K.T.阿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ARC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56 | 分类号: | C12N15/56;C12N15/63;C12N9/24;C12P19/00;C12P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凃滔 |
地址: | 加拿大不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藻 水解 | ||
1.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水溶液形式的P5AFcnA岩藻糖酶和添加的褐藻糖胶。
2.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水溶液形式的P19DFcnA岩藻糖酶和添加的褐藻糖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添加的褐藻糖胶为原料褐藻糖胶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pH为约6.5-9.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温度为约15℃-4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处于这样的条件:所述条件使得所述岩藻糖酶能够水解褐藻糖胶中的糖苷键。
7.一种通过真核实体产生的岩藻糖酶,所述岩藻糖酶由根据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的基因序列编码: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或SEQ ID NO.4,其中,少于5%的密码子被取代。
8.一种通过嗜冷单胞菌属的菌种(Psychromonas species)产生的岩藻糖酶,所述岩藻糖酶由根据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的基因序列编码:SEQ ID NO.1或SEQ ID NO.3,其中,至少1个密码子和少于5%的密码子被取代。
9.一种通过嗜冷单胞菌属的菌种产生的岩藻糖酶,所述岩藻糖酶由根据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的基因序列编码:SEQ ID NO.2或SEQ ID NO.4,其中,少于5%的密码子被取代。
10.一种通过除嗜冷单胞菌属的菌种以外的原核实体产生的岩藻糖酶,所述岩藻糖酶由根据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的基因序列编码: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或SEQ ID NO.4,其中,少于5%的密码子被取代。
11.一种通过真核实体产生的岩藻糖酶,所述岩藻糖酶包含根据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或SEQ ID NO.8,其中,少于5%的氨基酸被取代。
12.一种通过嗜冷单胞菌属的菌种产生的岩藻糖酶,所述岩藻糖酶包含根据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或SEQ ID NO.7,其中,至少1个氨基酸和少于5%的氨基酸被取代。
13.一种通过嗜冷单胞菌属的菌种产生的岩藻糖酶,所述岩藻糖酶包含根据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或SEQ ID NO.8,其中,少于5%的氨基酸被取代。
14.一种通过除嗜冷单胞菌属的菌种以外的原核实体产生的岩藻糖酶,所述岩藻糖酶包含根据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或SEQ ID NO.8,其中,少于5%的氨基酸被取代。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4所述的岩藻糖酶,其中,所述原核实体为大肠杆菌(E.Coli.)。
16.一种方法,其包括:使用嗜冷单胞菌属岩藻糖酶在人造水溶液中选择性地酶促水解褐藻糖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嗜冷单胞菌属岩藻糖酶由根据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的基因序列编码: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和SEQ ID NO.4,其中,少于5%的密码子被取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RC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ARC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02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标值确定装置及指标值确定方法
- 下一篇: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废弃版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