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元件以及包括该电感元件的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0902.7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4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永长直人;十仓好纪;横内智行;川崎雅司;大谷义近;M·A·赫希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F10/32 | 分类号: | H01F10/32;B82Y25/00;H01F1/00;H01F17/00;H01L29/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元件 以及 包括 器件 | ||
为了得到有利于小型化的电感元件,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感元件1具备金属介质2,金属介质2中有序自旋在空间中取向使得在向某一方向追踪时具有非共线自旋结构。在该电感元件中,电流I以具有该方向的投影分量的方式流动于金属介质。作为用于金属介质的非共线自旋结构而优选的结构包括螺旋结构、摆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感元件以及包括该电感元件的器件。更详细而言,本公开涉及利用了电子的自旋结构的电感元件以及包括该电感元件的器件。
背景技术
基本电子元件中、在所施加的电压与电流之间形成线性关系的电子电路的无源元件通常是R(电阻)、C(电容)和L(电感)各元件。各元件的物理作用是生成附随于电流的热量(R)、通过电荷实现的能量蓄积(C)、和通过磁场实现的能量蓄积(L)。其中,尤其是承担电感L的元件(电感元件)在小型化方面迟缓。例如,表现出最小尺寸和高电感值的产品具有尺寸为0.6×0.3×0.3mm3的尺寸,并实现L=130nH~270nH左右的电感值。
另一方面,发现了如下的物理现象,其具有与以利用电荷量的多寡为主要的动作原理的以往的基本电子元件不同的动作原理,除电荷量以外主要基于电子的自旋,并正在尝试向无源元件、有源元件、存储设备等的应用。这样的领域也被称为自旋电子学,近来其进展显著。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Gen Tatara and Hiroshi Kohno,Theory of Current-DrivenDomain Wall Motion:Spin Transfer versus Momentum Transfer,Phys.Rev.Lett.92,086601(2004),DOI:10.1103/PhysRevLett.92.086601
非专利文献2:S.E.Barnes and S.Maekawa,Generalization of Faraday’s Lawto Include Nonconservative Spin Forces,Phys.Rev.Lett.98,246601(2007),DOI:10.1103/PhysRevLett.98.246601
非专利文献3:Pham Nam Hai et al.,Electromotive force and hugemagnetoresistance in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s,Nature 458,489-492(2009)DOI:10.1038/nature07879
非专利文献4:Jun-ichiro Kishine et al.,Coherent sliding dynamics andspin motive force driven by crossed magnetic fields in a chiral helimagnet,Phys.Rev.B 86,214426(2012)DOI:10.1103/PhysRevB.86.214426
非专利文献5: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Murata Manufacturing Co.,Ltd.)LQP03TN_02series webpage,[online]last retrieved:July 18,2019,URL;https://www.murata.com/en-global/products/emiconfun/inductor/2014/02/27/en-20140227-p1
非专利文献6:Anjan Soumyanarayanan et al.,Tunable room-temperaturemagnetic skyrmions in Ir/Fe/Co/Pt multilayers,Nature Materials 16,898-904(2017)DOI:10.1038/nmat49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理化学研究所,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理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0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