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净化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1093.1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2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城取万阳;高桥祯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N.E.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35/04 | 分类号: | B01J35/04;B01D53/94;B01J23/63;B01J35/10;B01J37/02;F01N3/035;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净化 催化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废气净化催化剂,其是对从内燃机所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的废气净化催化剂,
所述废气净化催化剂具有:
壁流型基材,其利用多孔质的隔壁来划定废气导入侧的端部开口的导入侧腔室、和与该导入侧腔室相邻且废气排出侧的端部开口的排出侧腔室;和
催化剂层,其形成于所述隔壁内,
其中,所述催化剂层具有:
从所述废气导入侧的端部沿着所述隔壁的延伸方向形成的第一区域;
从所述废气排出侧的端部沿着所述隔壁的延伸方向形成的第二区域;和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的第三区域,
由所述第一区域的细孔分布算出的细孔直径Din相对于由所述第三区域的细孔分布算出的细孔直径Dmid之比(Din/Dmid)为1.2以上,
由所述第二区域的细孔分布算出的细孔直径Dout相对于所述细孔直径Dmid之比(Dout/Dmid)为1.2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催化剂,其中,
由所述第一区域的细孔分布算出的细孔直径为1μm以上的细孔容积Vin相对于由所述第三区域的细孔分布算出的细孔直径为1μm以上的细孔容积Vmid之比(Vin/Vmid)为1.3以上,
由所述第二区域的细孔分布算出的细孔直径为1μm以上的细孔容积Vout相对于所述细孔容积Vmid之比(Vout/Vmid)为1.3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净化催化剂,其中,
所述细孔直径Din或所述细孔直径Dout、与所述细孔直径Dmid之差各自为2.5~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净化催化剂,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包含P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净化催化剂,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包含Rh。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净化催化剂,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包含R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气净化催化剂,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包含Pd。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净化催化剂,其中,
所述催化剂层在所述隔壁的厚度方向上从所述导入侧腔室侧的腔室壁面起至所述排出侧腔室侧的腔室壁面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净化催化剂,其中,
相对于所述隔壁的延伸方向的全长100%,所述第三区域的形成范围为2~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净化催化剂,其中,
所述内燃机为汽油发动机。
11.废气净化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其是对从内燃机所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的废气净化催化剂的制造方法,
所述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
准备壁流型基材的工序,所述壁流型基材利用多孔质的隔壁来划定废气导入侧的端部开口的导入侧腔室、和与该导入侧腔室相邻且废气排出侧的端部开口的排出侧腔室;和
催化剂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壁流型基材的所述隔壁内的气孔表面上的至少一部分涂敷催化剂浆料而形成催化剂层;
在该催化剂层形成工序中,制造具有下述催化剂层的所述废气净化催化剂,
所述催化剂层具有:
从所述废气导入侧的端部沿着所述隔壁的延伸方向形成的第一区域、从所述废气排出侧的端部沿着所述隔壁的延伸方向形成的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的第三区域,并且由所述第一区域的细孔分布算出的细孔直径Din相对于由所述第三区域的细孔分布算出的细孔直径Dmid之比(Din/Dmid)为1.2以上,由所述第二区域的细孔分布算出的细孔直径Dout相对于所述细孔直径Dmid之比(Dout/Dmid)为1.2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化学株式会社,未经N.E.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10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