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极化相关输出的宽带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1343.1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4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扎菲尔·托普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慕尼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21/06 | 分类号: | H01Q21/06;H01Q9/06;H01Q1/24;H01Q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王艳春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极化 相关 输出 宽带 天线 | ||
1.天线(10)包括:
接地面(11),其中,所述接地面(11)布置在基板(26、26a和26b)上;
第一天线元件(12),布置为用于以设计波长发射和/或接收具有第一极化方向的电磁辐射,所述第一天线元件(12)包括:
第一探针(22),所述第一探针(22)延伸穿过所述接地面(11),并且与所述接地面(11)电隔离;以及
第一谐振器,所述第一谐振器包括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第二谐振器元件(18);
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所述第二谐振器元件(18)每一个联接到所述接地面(11),并且每一个具有面对所述第一探针(22)的竖直侧壁(16a、18a),所述竖直侧壁(16a、18a)近似垂直于所述接地面(11);
其中,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所述第二谐振器元件(18)的所述竖直侧壁(16a、18a)沿第一方向(H)以第一距离(L1)间隔开并形成第一腔,所述竖直侧壁(16a、18a)面对所述第一探针(22);
其中,所述第一探针(22)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与所述第二谐振器元件(18)之间的所述第一腔中;以及
第二天线元件(14),布置为用于以所述设计波长发射和/或接收具有第二极化方向的电磁辐射,所述第二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一极化方向不同,所述第二天线元件(14)包括:
第二探针(24),所述第二探针(24)延伸穿过所述接地面(11),并且与所述接地面(11)电隔离;以及
第二谐振器,所述第二谐振器包括与所述接地面(11)联接的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第三谐振器元件(20);
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所述第三谐振器元件(20)每一个具有面对所述第二探针(24)的竖直侧壁(16b、20a),所述竖直侧壁(16b、20a)近似垂直于所述接地面(11);
其中,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所述第三谐振器元件(20)的所述竖直侧壁(16b、20a)沿第二方向(V)以第二距离(L2)间隔开并形成腔,所述第二方向(V)与所述第一方向(H)不同,所述竖直侧壁(16b、20a)面对所述第二探针(24);
其中,所述第二探针(24)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与所述第三谐振器元件(20)之间的所述第二腔中;
其中,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和/或所述第二谐振器元件和/或所述第三谐振器元件包括基板表面(26、26a、26b)上的金属贴片(16r、18r、20r),所述基板表面与所述接地面(11)以所述设计波长的四分之一的间距间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或所述第二谐振器元件(18)和/或所述第三谐振器元件(20)的所述竖直侧壁(16a、16b、18、20)由延伸穿过所述基板(26、26a、26b)的多个通孔(28a至28e、30a至30e)形成,所述通孔(28a至28e、30a至30e)近似垂直于所述接地面(11)并将所述金属贴片(16r、18r、20r)连接到所述接地面(11),其中,相邻通孔(28a至28e、30a至30e)以小于所述设计波长的八分之一的间距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10),其中,所述第一探针(22)、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所述第二谐振器元件(18)与所述接地面(11)一起布置,以实现短接式四分之一波长贴片天线,其中,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或所述第二谐振器元件(18)的高度(H1)是特别选择的,以使得所述高度(H1)对应于所述设计波长的四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10),其中,所述第一探针(22)在所述第一腔中沿所述第一方向(H)延伸;以及/或者
其中,所述第二探针(24)在所述第二腔中沿所述第二方向(V)延伸。
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线(10),其中,面对所述第一探针(22)的、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所述第二谐振器元件(18)的所述竖直侧壁(16a、18a)中的每一个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H);以及/或者
其中,面对所述第二探针(24)的、所述第一谐振器元件(16)和所述第三谐振器元件(20)的所述竖直侧壁(16b,20a)中的每一个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慕尼黑科技大学,未经慕尼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13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