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重复通信的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1853.9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0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乔羽;魏超;张煜;郝辰曦;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安之斐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重复 通信 波束 故障 恢复 请求 传输 | ||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在一些方面,一种用户设备(UE)可以:确定要发送波束故障恢复请求(BFRQ),其中BFRQ与通信的多个重复相关联;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UE是否已经成功解码通信的多个重复中的一个或多个重复,使用特定配置来发送BFRQ。还提供了许多其他方面。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8月9日提交的、题为“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TRANSMISSION FOR REPETITIOUS COMMUNICATION”的P.C.T.专利申请号PCT/CN2018/099580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方面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涉及用于重复通信的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的技术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收发和广播之类的各种电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送功率等)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技术。此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以及长期演进(LTE)。LTE/高级LTE是针对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颁布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一组增强功能。
无线通信网络可以包括可以支持针对数个用户设备(UE)的通信的数个基站(BS)。用户设备(UE)可以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基站(BS)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是指从BS到UE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是指从UE到BS的通信链路。如将在本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BS可以被称为节点B、gNB、接入点(AP)、无线电头、发送接收点(TRP)、新无线电(NR)BS、5G节点B等。
已经在各种电信标准中采用上述多址技术,以提供使不同的用户设备能够在市政、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通用协议。新无线电(NR)(其也可以被称为5G)是针对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颁布的LTE移动标准的一组增强功能。NR旨在通过如下手段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互联网接入:提高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频谱,并且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带有循环前缀(CP)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CP-OFDM)和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CP-OFDM和/或SC-FDM(例如,也称为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来更好地与其他开放标准集成,以及支持波束成形、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和载波聚合。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加,需要在LTE和NR技术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优选地,这些改进应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以及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发明内容
在一些方面,一种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可以包括:确定要发送波束故障恢复请求(BFRQ),其中BFRQ与通信的多个重复相关联;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UE是否已经成功解码通信的多个重复中的一个或多个重复,使用特定配置来发送BFRQ。
在一些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UE可以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存储器和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配置为:确定要发送波束故障恢复请求(BFRQ),其中BFRQ与通信的多个重复相关联;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UE是否已经成功解码通信的多个重复中的一个或多个重复,使用特定配置来发送BFRQ。
在一些方面,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指令。该一个或多个指令在由UE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可以使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确定要发送波束故障恢复请求(BFRQ),其中BFRQ与通信的多个重复相关联;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UE是否已经成功解码通信的多个重复中的一个或多个重复,使用特定配置来发送BFRQ。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18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