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波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2951.4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7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3H9/64 | 分类号: | H03H9/64;H03H9/14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国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滤波器 | ||
弹性波滤波器(10)具备:一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电路,其配置在连结输入输出端子(310及320)的路径上;以及一个以上的并联臂谐振电路,其配置在该路径上的节点与接地之间,一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电路及一个以上的并联臂谐振电路分别具有弹性波谐振器,一个以上的并联臂谐振电路中的第一并联臂谐振电路还具有与弹性波谐振器并联连接的桥接电容,第一并联臂谐振电路的反谐振频率位于比通带靠高频侧的位置,一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电路中的第一串联臂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位于比第一并联臂谐振电路的反谐振频率靠低频侧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波滤波器。
背景技术
作为在通信设备等RF(Radio Frequency,无线电频率)电路中使用的频带滤波器,弹性波滤波器被实用化。从有效利用无线通信用的频率资源这一观点出发,作为便携电话等的通信频带而分配了较多的频带,因此,相邻的频带的间隔变窄。鉴于该频带的分配状况,在弹性波滤波器中,通带端部处的从通带到衰减频带的插入损耗的变化率(以后记作陡峭性)成为重要的性能指标。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要改善通带端部处的陡峭性的包括谐振比频带(反谐振频率与谐振频率的频率差除以反谐振频率及谐振频率的中心频率而得到的值)较小的弹性波谐振器的梯型的弹性波滤波器。作为减小弹性波谐振器的谐振比频带的方法,例如已知有对弹性波谐振器附加桥接电容元件或者由实施了间隔剔除加权的IDT(InterDigitalTransducer,叉指换能器)电极构成弹性波谐振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71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例如,在将桥接电容元件与并联臂谐振器连接或者由间隔剔除加权电极构成并联臂谐振器的情况下,该并联臂谐振器的反谐振频率附近的反射损耗恶化。在梯型的弹性波滤波器中,并联臂谐振器的反谐振频率通常配置在通带内,因此,当反谐振频率中的反射损耗恶化时,存在弹性波滤波器的通带的插入损耗恶化这样的问题。
对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通带端部的陡峭性及通带的低损耗性的梯型的弹性波滤波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是带通型的弹性波滤波器,具有通带,并且在比该通带靠低频侧及高频侧的至少一方具有衰减频带,所述弹性波滤波器具备: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及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一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电路,其配置在连结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的路径上;以及一个以上的并联臂谐振电路,其配置在所述路径上的节点与接地之间,所述一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电路及所述一个以上的并联臂谐振电路分别具有弹性波谐振器,所述一个以上的并联臂谐振电路中的第一并联臂谐振电路还具有与所述弹性波谐振器并联连接的桥接电容元件,所述第一并联臂谐振电路的反谐振频率位于比所述通带靠高频侧的位置,所述一个以上的串联臂谐振电路中的第一串联臂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位于比所述第一并联臂谐振电路的反谐振频率靠低频侧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兼顾通带端部的陡峭性及通带的低损耗性的梯型的弹性波滤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弹性波滤波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2A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1的弹性波谐振器的一例的俯视图及剖视图。
图2B是示意性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弹性波谐振器的剖视图。
图3是对梯型的弹性波滤波器的基本的动作原理进行说明的电路结构图及表示频率特性的图表。
图4是示出构成实施例1的弹性波滤波器的各弹性波谐振器的阻抗特性的图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2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