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定位在管状针织结构上的熔合的表面区域的针织部件和针织管状针织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3333.1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0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C·麦克法兰德二世;利亚·M·雷斯内克;尼基塔·A·特鲁凡诺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慧慧;郑霞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定位 管状 针织 结构 熔合 表面 区域 部件 方法 | ||
针织部件(402)可以包括第一侧(414)和相对的第二侧(416)以及第一管状针织结构(410),该第一管状针织结构(410)具有在第一侧(404)上的第一部分和在第二侧(406)上的第二部分(416),其中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纱线(424)形成,并且其中第二部分(416)至少部分地由不同的第二纱线(426)形成,并且其中第一纱线(424)包括具有大约200℃或更低的熔点的热塑性聚合物材料。针织部件(402)还可以包括在针织部件的第一侧(404)上的熔合的表面区域,该熔合的表面区域由第一纱线(424)的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形成。针织部件(402)还可以包括镶嵌线(422),该镶嵌线(422)延伸穿过由第一管状针织结构(402)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416)之间形成的通道。
背景
常规的鞋类物品通常包括两个主要元件:鞋面和鞋底结构。鞋面通常固定到鞋底结构并且可以在鞋类物品内形成空腔以用于舒适地且牢固地接纳足部。鞋底结构通常固定到鞋面的下表面以便定位在鞋面和地面之间。例如,在一些运动鞋类物品中,鞋底结构可以包括鞋底夹层和鞋外底。鞋底夹层可以由聚合物泡沫材料形成,该聚合物泡沫材料在行走、跑步和其他步行活动期间衰减地面反作用力以减轻作用在足部和腿部上的应力。鞋外底可以固定到鞋底夹层的下表面并且可以形成鞋底结构的地面接合部分,该地面接合部分由耐用且耐磨损的材料形成。
鞋类物品的鞋面通常在足部的足背和趾部区上、沿着足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以及围绕足部的足跟区延伸,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在足部下方延伸。通常,通过鞋类的鞋跟区域中和/或邻近鞋类的鞋跟区域的踝部开口提供进入鞋面的内部中的空腔的入口。系带系统常常并入到鞋面中以调节鞋面的贴合性,从而有利于足部进入鞋面内的空腔和从鞋面内的空腔移开。此外,鞋面可以包括在系带系统下方延伸以增强鞋类的可调节性的鞋舌,并且鞋面可以包含其他结构,诸如,例如鞋跟稳定器(heel counter),以提供支撑并且限制鞋跟的移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还涉及以下项目:
1.一种针织部件,所述针织部件包括:
第一侧和相对的第二侧;
第一管状针织结构,所述第一管状针织结构具有在所述第一侧上的第一部分和在所述第二侧上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纱线形成,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地由不同的第二纱线形成,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纱线包括具有大约200℃或更低的熔点的热塑性聚合物材料;
所述针织部件的所述第一侧上的熔合的表面区域,所述熔合的表面区域由所述第一纱线的所述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形成;以及
镶嵌线,所述镶嵌线延伸穿过由所述第一管状针织结构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的通道。
2.根据项目1所述的针织部件,其中所述熔合的表面区域是至少部分透明或半透明的。
3.根据项目1所述的针织部件,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管状针织结构的第二管状针织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纱线定位在所述第二管状针织结构的第一部分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管状针织结构形成腔穴。
4.根据项目3所述的针织部件,其中由所述第二管状针织结构形成的所述腔穴是空的。
5.根据项目1所述的针织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管状针织结构的至少一个端部终止于网状区域处,并且其中所述网状区域包括非管状结构。
6.根据项目5所述的针织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纱线在所述网状区域中定位在所述针织部件的所述第二侧上。
7.根据项目6所述的针织部件,其中聚酯纱线在所述网状区域中定位在所述针织部件的所述第一侧上。
8.根据项目6所述的针织部件,其中所述网状区域延伸穿过所述针织部件的多个横列。
9.根据项目8所述的针织部件,其中所述网状区域具有非线性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未经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3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