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动适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4522.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2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T·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利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 技术 | ||
一种适配系统,包括:通信子系统,该通信子系统包括输入子系统和输出子系统或输入/输出子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处理子系统,其中该处理子系统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经由通信子系统输入的数据来自动开发用于听力假体的适配数据。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25日提交的、发明人名为澳大利亚麦格理大学的TobyCUMMING、题为PASSIVE FITTING TECHNIQUES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750,394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听力损失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传导性和感官神经性。感官神经性听力损失是由于耳蜗中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毛细胞不存在或破坏所致。各种听力假体是可以进行商业购买的,以向患有感官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个体提供感知声音的能力。听力假体的一个示例是耳蜗植入物。当为耳蜗中的毛细胞提供声音的正常机械通路受到阻碍(例如,听小骨链或耳道的损伤)时,就会发生传导性听力损失。患有传导性听力损失的个体可能会保留某种形式的残余听力,因为耳蜗中的毛细胞可能保持完好无损。
患有听力损失的个体通常接收声学助听器。传统的助听器依赖于空气传导原理来将声音信号传输到耳蜗。特别地,助听器通常使用位于接受者的耳道内或外耳上的布置来放大由接受者的外耳所接收的声音。这种放大的声音到达耳蜗,引起周围淋巴的运动并刺激听觉神经。传导性听力下降的病例通常通过骨传导助听器进行处理。与常规助听器对比而言,这些设备使用机械致动器,该机械致动器连接到颅骨以施加放大的声音。与主要依赖于空气传导原理的助听器对比而言,通常被称为耳蜗植入物的某些类型的听力假体将接收到的声音转换成电刺激。电刺激被施加到耳蜗,这导致接收到的声音的感知。诸如与接受者对接的医疗设备之类的许多设备具有结构和/或功能特征,其中在针对个体接受者调整此类特征时具有实用价值。针对接受者的特定需要或特定需求或特定特征,定制或订制或以其他方式调整与接受者对接或以其他方式由接受者使用的设备的过程,通常被称为适配。一种医疗器械(其中在将其适配到个体接受者中具有实用价值)是上述的耳蜗植入物。也就是说,存在诸如其他类型的听力假体之类的其他类型的医疗设备,其中在将其适配到接受者中具有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一种适配系统,包括:通信子系统,该通信子系统包括输入子系统和输出子系统或输入/输出子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子系统,其中该处理子系统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经由通信子系统输入的数据来自动开发用于听力假体的适配数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机器来捕获语音并且基于所捕获的语音来自动开发用于听力假体的适配数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其上记录有用于执行听力假体适配方法的至少一部分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使得能够获得指示接受者的语音环境的第一数据的代码,用于分析所获得的第一数据的代码;以及用于基于分析的第一数据来开发适配数据的代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一种方法,包括:基于在9000小时时段内获得的至少750小时的听力假体接受者参与来为接受者适配感官假体。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该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指示语音声音的输入,该设备被配置为分析指示语音声音的输入,并基于对该输入的分析来标识语音声音中的异常,这些异常在统计学上与听力假体适配缺陷相关。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身体携带的设备捕获语音声音,其中说话者是听力假体的接受者;对数据进行评估,其中数据基于所捕获的语音;基于所评估的数据来开发适配数据;并且在无需听觉医师的情况下完全基于所开发的适配数据进行以下至少一项:至少部分地适配或至少部分地调整听力假体的适配。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利耳有限公司,未经科利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4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