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人工呼吸机的无改装的气体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4584.1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8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B·奥道迈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律维施泰因医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8;A61M16/20;A61M16/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工呼吸 改装 气体 控制 装置 | ||
1.一种用于与替选软管系统(33)一起使用的人工呼吸机,其中,所述人工呼吸机包括至少一个呼吸气体源(25)、至少一个呼吸气体路径(27,29)、至少一个机器输出端(30)和机器输入端(31)以及气体控制装置(10),所述气体控制装置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切换装置(13,46,47)的切换来预先设定所述人工呼吸机用于所述替选软管系统(33)的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装置(10)设置和构造用于一软管系统的使用,所述软管系统是泄漏系统(33b),所述泄漏系统打开用于呼吸气体流的呼吸气体路径(27)(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装置(10)设置和构造为激活所述切换装置(13a,47),使得打开用于呼吸气体流的呼吸气体路径(27)(旁路),以及激活所述切换装置(46),使得关闭所述接头(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装置(10)设置和构造为不将控制压力引到病人阀(39)和/或(43)上并且不激活/使用所述流传感器(32c)。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人工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装置(10)设置和构造用于一软管系统的使用,所述软管系统是具有病人阀(39)的阀系统(33a),用于锁止所述呼吸气体路径(27)和打开所述接头(41),使得将控制压力切换到所述病人阀(39)上。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人工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装置(10)设置和构造用于具有病人阀(39)的阀系统(33a)的使用,激活所述切换装置(13a,47),使得阻止通过所述呼吸气体路径(27)的呼吸气体流,并且激活所述切换装置(46),使得打开所述接头(41),将控制压力切换到所述病人阀(39)上。
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4或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人工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装置(10)设置和构造为不将控制压力引到所述病人阀(43)上并且不激活/使用所述流传感器(32c)。
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人工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装置(10)设置和构造用于一软管系统的使用,所述软管系统是二软管系统,使得锁止所述呼吸气体路径(27)并且锁止所述接头(41)。
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人工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装置(10)设置和构造为激活所述切换装置(13a,47),使得锁止通过所述呼吸气体路径(27)的呼吸气体流,并且激活所述切换装置(46),使得锁止所述接头(41)。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7或8中至少一项所述的人工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装置(10)设置和构造为将控制压力引到所述病人阀(43)上并且激活所述流传感器(32c)。
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人工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控制装置(10)设置和构造用于
-泄漏系统(33b)的使用,激活所述切换装置(13a,47),使得打开用于呼吸气体流的呼吸气体路径(27)(旁路),
-具有病人阀(39)的阀系统(33a)的使用,激活所述切换装置(13a,47),使得锁止通过所述呼吸气体路径(27)的呼吸气体流,并且激活所述切换装置(46),使得打开所述接头(41),将控制压力切换到所述病人阀(39)上,
-二软管系统的使用,激活所述切换装置(13a,47),使得锁止通过所述呼吸气体路径(27)的呼吸气体流,并且激活所述切换装置(46),使得锁止所述接头(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律维施泰因医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律维施泰因医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45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纺丝装置及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供电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