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铜板、压制加工品以及压制加工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4988.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1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柿谷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JX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F1/08;C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伟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5 | 代理人: | 聂宁乐;胡瑾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板 压制 加工品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钛铜板,其是在压制加工后进行热处理的钛铜板的非磨碾硬化材料,且热处理后的弹簧特性以及尺寸稳定性良好。该钛铜板,含有2.0~4.5质量%的Ti,余量由铜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轧制平行方向上的抗拉强度为750MPa以上,电导率为4.0~8.0%IACS,以400℃进行2小时热处理后轧制平行方向上的弹簧极限值为800MPa以上,并且以400℃进行2小时热处理后轧制平行方向上的热伸缩率为100pp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铜板,压制加工品以及压制加工品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作为在压制加工后进行热处理的非磨碾硬化材料(non-mill hardend materials),且能够合适地用作连接器等电子部件用材料的钛铜板、压制加工品以及压制加工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以便携终端等为代表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不断发展,在该电子设备中使用的连接器窄间距化以及低高度化的倾向显著。若是小型的连接器,则引脚宽度窄且会形成折叠成较小的加工形状,因此所使用的材料需要具有可得到所需的弹簧特性的高强度,和可耐受苛刻的弯曲加工的优良弯曲加工性。基于这一点,含有钛的铜合金(以下称作“钛铜”。),由于强度比较高且具有应力松弛特性,因而在铜合金中最优选,所以特别是作为需要强度的信号系统端子用部件,近年,需求逐渐增大。
已知,钛铜通常是时效硬化型的铜合金。具体地的,通过固溶化处理形成溶质原子为Ti的过饱和的固溶体,若始于这个状态在低温下施加比较长时间的热处理,则调幅分解(Spinodal decomposition)导致Ti浓度在母相中周期性波动的调制结构发达,且强度提高。以所涉及的强化机制为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钛铜特性研究了各种方法。此时,成为技术问题的是,强度与弯曲加工性是相反的特性这一点。即,若提高强度则弯曲加工性受损,另一方面,若重视弯曲加工性则无法得到所需的强度。因此,基于添加Fe、Co、Ni、Si等第三元素(专利文献1);限制固溶在母相中的杂质元素群的浓度,使这些元素以第二相粒子(Cu-Ti-X系粒子)的方式以规定的分布形态析出并提高调制结构的规则性(专利文献2);规定对晶粒微小化有效的微量添加元素和第二相粒子的密度(专利文献3)——等等观点出发,以往进行了试图实现钛铜的强度和弯曲加工性的并存的研究开发。
已知通常,在钛铜的制造过程中,若第二相粒子过于粗大化,则存在弯曲加工性受损的倾向。因此,在以往的最终固溶化处理中,采取了如下方法:将材料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后,通过水冷等以尽可能更快的冷却速度进行材料的冷却,以抑制冷却过程中的第二相粒子的析出。例如,在日本特开2001-303222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为了减少特性的偏差,在材料的热处理后以200K(200℃)/秒以上的冷却速度迅速地冷却材料的示例。另外,在日本特开2002-356726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为了不损失弯曲加工性且实现高强度化,公开了一种在相对于轧制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W弯曲试验时,得到所需的弯曲半径比的钛铜合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1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61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976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30322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356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X金属株式会社,未经JX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4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