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支撑至少一个构件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5129.3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1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F·科贝尔;M·昂德雷斯;G·萨夫罗诺夫;C·奥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24 | 分类号: | B25B1/24;B25B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邵静玥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支撑 至少 一个 构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至少一个构件(2)的装置(1)和方法,所述装置具有:支撑机构(3),其包括能相互可动地支承的第一支撑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元件(4、4’);以及形状预定机构(5、5’、5”),其具有至少局部地与所述构件的支撑区段(6)的轮廓相匹配的表面轮廓(7、7’、7”),所述支撑机构(3)能安设到形状预定机构(5、5’、5”)上,所述第一支撑元件(4、4’)能通过至少两个支撑元件(4、4’)与形状预定机构(5、5’、5”)的表面轮廓(7、7’、7”)接触而移位到相对于至少第二支撑元件(4、4’)的限定的相对位置中,在所述限定的相对位置中,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元件(4、4’)至少局部地复制支撑区段(6)的轮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至少一个构件的装置。在此,对构件的支撑在所述装置的至少局部地与所述构件的轮廓形状相匹配的支撑区域中进行。
背景技术
相应的用于支撑至少一个构件的装置由现有技术已知。例如建立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能实现以与构件的轮廓形状相匹配的方式接收构件。在此,所述构件被压靠在可运动地支承的夹持杆上,并且因此相对彼此移位的夹持杆以形状匹配的取向彼此固定并因此获得形状匹配的夹持面。在此的缺点是,为了“调整”所述与形状匹配的夹持面,构件总是必须调设至少一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装置,所述装置特别是在简单以及快速的方式方面能够提供用于支撑构件的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所述装置来提高对构件进行支撑的自动化程度。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支撑至少一个构件的装置来实现。
本发明的构思涉及一种装置,据此,所述装置具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能相互可动地支承的第一支撑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元件,其中,所述装置还设置有形状预定机构,所述形状预定机构具有至少局部地与所述构件的支撑区段的轮廓相匹配的表面轮廓。在此,所述支撑机构能安设到所述形状预定机构上,其中,通过第一和第二支撑元件与所述形状预定机构的所述表面轮廓接触来使所述支撑机构的第一支撑元件移位到相对于至少第二支撑元件、优选相对于所有支撑元件的限定的相对位置中。在这种限定的相对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元件至少局部地复制所述支撑区段的轮廓,并且在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元件的朝向构件的端部处形成支撑区域;所述支撑机构与形状预定机构共同构成一个用于在制造设备、加工设备、测量设备或存放设备中支撑所述构件的支撑结构组合件或者构成一个用于将所述构件从第一地点运输到第二地点的运输结构组合件;所述形状预定机构具有标记,其中第一形状预定机构具有第一标记,第二形状预定机构具有与所述第一标记不同的第二标记,并且所述第二形状预定机构具有与所述第一形状预定机构不同的表面轮廓;并且读取器设置为,使得能通过所述读取器自动地检测形状预定机构的标记。因此能够提供用于支撑至少一个构件的装置,所述装置通过使用形状预定机构(所述形状预定机构并非所述构件本身)来进行对于以轮廓匹配的方式支撑构件而言必需的对支撑机构的适配。因此,不需要构件来进行对支撑机构的适配。所述装置可用于在制造设备、运输设备、加工设备或存放设备中支撑至少一个构件。支撑机构从应用于具有支撑区段的第一轮廓的第一构件到应用于具有支撑区段的与第一轮廓不同的轮廓的第二构件的转换能以简单、快速且可靠的方式进行,也因此不必为转换本身提供相应的构件。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通过构件在支撑机构上的预限定的、位置确定的和/或取向确定的定位,积极地影响或支持通过机器人来自动抓取和/或放下构件。支撑元件可沿着其中心纵轴线具有直线的或弯曲的走向。支撑元件可具有朝向要支撑的构件的前端部和与所述前端部相对置的、朝向形状预定机构的后端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可优选部分地、例如至少在所述前端部处以经硬化的方式构造。例如,所述前端部可由硬化钢制成。由此,可避免或减少由于通过与要支撑的构件的频繁变换的接触导致的摩擦而可能产生的老化或磨损现象。至少所述前端部也可倒圆地构造。此外,阻尼元件可与支撑元件配合作用,从而在由于放下构件而对支撑元件加载时缓冲可能的冲击,并因此减少或避免构件在放下期间的磨损风险和/或非期望的变形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5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