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损伤或烧伤治疗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6168.5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9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叶夫根尼基·亚历山德罗维奇·切尔托里斯基;米哈伊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奥夫钦尼科夫;阿列克西·维克托罗维奇·克列梅诺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PVP实验室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08 | 分类号: | A61K38/08;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 11477 | 代理人: | 谢明晖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损伤 烧伤 治疗 | ||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具体涉及六肽酪氨酰基‑D‑丙氨酰基‑甘氨酰‑苯基丙氨酰基‑亮氨酰‑精氨酸作为用于皮肤损伤或烧伤治疗的局部用医药产品。一种皮肤损伤或烧伤局部使用的剂型形式的治疗剂,其活性成分是六肽酪氨酰基‑D‑丙氨酰基‑甘氨酰‑苯基丙氨酰基‑亮氨酰‑精氨酸(0.02—0.5重量%),其余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个或若干)。该剂通过刺激患处的组织再生过程并降低增生性炎症的严重程度,有助于皮肤损伤和烧伤创面的快速愈合。2个从属权利要求,5个实例,4个表格,4个图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具体涉及六肽酪氨酰基-D-丙氨酰基-甘氨酰-苯基丙氨酰基-亮氨酰-精氨酸作为用于皮肤损伤或烧伤治疗的局部用医药产品。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18万人死于热损伤。同时,烧伤是长期住院和永久残疾的一个主要原因,经常伴有社会歧视,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1]。局部和全身治疗统一的原则是烧伤患者治疗的基础,特别强调局部治疗,旨在彻底治愈烧伤创面并尽早恢复皮肤[2]。因此,开发新的有效局部烧伤治疗方法仍然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目标。
热损伤与一整套病理生理机制有关,如缺氧症、脂质过氧化(LPO)、瘀滞区组织灌注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过度活化、一系列炎症反应、严重疼痛等。新产品显然必须依靠多方面的作用机制,这与损伤的致病因素相吻合。从这个角度来看,基于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合成调节肽的新型烧伤治疗剂的临床开发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作为应力限制系统的一部分,该六肽具有抗氧化性能[3],抑制LPO[4]并改善外周微循环[5]。
虽然是阿片类抗伤害感受系统的介体,但它几乎完全无法穿越血脑屏障。它主要在外周/组织层面上表现出镇痛作用,因此可以认为该产品具有局部麻醉作用[6]。
另外,该六肽在组织再生方面也显示出了巨大前景。具体来说,几位研究人员证明了它通过与阿片受体的相互作用来刺激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从而激活了损伤的修复机制[7,8,9]。
具有达拉根药物形式的六肽,已在俄罗斯获准在人类中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胰腺炎,其可降低胃液酸度和胰腺外分泌活性[10]。然而,该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功效在很大程度上还归因于其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起到的修复作用[11,12,13]。达拉根作为克罗恩氏病联合治疗(每日两次,每次1毫克,肌肉内)的组成部分的功效(专利号:RU2363455,申请号:2007142745/14,申请日:2007年11月19日)也表明它具有全身修复作用。E·V·马克萨科娃的研究表明,达拉根的损伤愈合潜力应用于角膜损伤的治疗中[14]。
在细胞层面上发生的“决策过程”(凋亡或DNA合成和有丝分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氧化状态或氧化还原状态[15],这对于减少烧伤的瘀滞区尤其重要。抗氧化性能、抗自由基和亚硝化活性[16]显然使达拉根具有与烧伤创面再生的相关其他功能。
在一项已知的美容领域的发明中,达拉根被用作减轻痤疮症状的消炎霜的成分(专利号:RU2.045.949)。另一项专利(专利号:RU2221547,申请号2002134728/15,申请日:2002年12月24日)提出了达拉根作为化妆品成分的免疫调节活性。
现有实验数据表明,达拉根在添加到体外烧伤患者(n=15)的外周血样本中时,可以使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代谢活性正常化,降低NADPH氧化酶、碱性磷酸酶(ALP)、髓过氧化物酶和核染色质的活性,并使中性粒细胞中阳离子蛋白的升高水平和活化中性粒细胞总数正常化。重要的是,在健康人(n=27)的血液中,达拉根具有相反的作用,可增加活化的中性粒细胞总数和NADPHase活性。这些作用由阿片受体介导,并且有剂量依赖性,在5·10-8M摩尔浓度下达到最大功效[17]。但是,该功效尚未在体内烧伤模型中进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VP实验室私人有限公司,未经PVP实验室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6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