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换装置和切换布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6690.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L·弗里德里克森;V·朗;J·迈斯纳;J·奥特;M·菲利普森;G·施米茨;K·施罗德;M·尤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20 | 分类号: | H01H1/20;H01H50/54;H01H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王博 |
地址: | 爱尔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装置 布置 | ||
1.一种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接触件和第二固定接触件(12,13),
-接触件桥(16),以及
-第一可移动接触件和第二可移动接触件(14,15),所述第一可移动接触件和第二可移动接触件被布置在所述接触件桥(16)处,
其中在所述切换装置(10)的接通状态中,所述第一固定接触件(12)接触所述第一可移动接触件(14),且所述第二固定接触件(13)接触所述第二可移动接触件(15),且
其中在所述切换装置(10)的切断状态中,所述第一固定接触件(12)不接触所述第一可移动接触件(14),且所述第二固定接触件(13)不接触所述第二可移动接触件(15),且
其中在所述接通状态中在所述第一可移动接触件和第二可移动接触件(14,15)之间流过所述接触件桥(16)的负载电流(I)具有弯曲路径,
其中在所述接通状态中在所述第一可移动接触件和第二可移动接触件(14,15)之间流过所述接触件桥(16)的所述负载电流(I)的所述路径首先在第一平面中延伸或近似延伸,且
其中所述接触件桥(16)在所述接通状态与所述切断状态之间的移动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方向(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
其中在所述接通状态中在所述第一可移动接触件和第二可移动接触件(14,15)之间流过所述接触件桥(16)的所述负载电流(I)具有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的至少一个路径:S形路径、Z字形路径、曲折路径、Z形路径、C形状、包括两个连接的半圆的路径,和在相反方向上弯曲两次的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换装置,
其中在所述接通状态中在所述第一可移动接触件和第二可移动接触件(14,15)之间流过所述接触件桥(16)的所述负载电流(I)的所述路径首先在第一方向中延伸,随后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延伸,接着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对电弧滚环(25,26),所述第一对电弧滚环被布置在所述接触件桥(16)处在所述第一可移动接触件(14)附近,以及
第二对电弧滚环(27,28),所述第二对电弧滚环被布置在所述接触件桥(16)处在所述第二可移动接触件(15)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对消弧装置(21,22),所述第一对消弧装置用于熄灭在所述第一固定接触件(12)与所述第一可移动接触件(14)之间发源的第一电弧,以及
第二对消弧装置(23,24),所述第二对消弧装置用于熄灭在所述第二固定接触件(13)与所述第二可移动接触件(14)之间发源的第二电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装置,
包括永久磁体系统(35),所述永久磁体系统包括内部极板和外部极板(37,38)以及布置于所述内部极板(37)与所述外部极板(38)之间的永久磁体(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换装置,
其中所述内部极板(37)是至少部分地U形且所述外部极板(38)是至少部分地U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切换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接触件(12)和所述第一可移动接触件(14)在所述切换装置(10)的所述接通状态中和所述切断状态中在所述内部极板和所述外部极板(37,38)之间,且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接触件(13)和所述第二可移动接触件(15)在所述切换装置(10)的所述接通状态中和所述切断状态中在所述内部极板和所述外部极板(37,3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66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塞接口
- 下一篇:通信控制设备、控制通信的方法及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