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分散液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6694.1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1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纯也;近田安史;岩佐成人;竹中芽衣;小田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阪曹達 |
主分类号: | C01B32/174 | 分类号: | C01B32/174;B82Y30/00;C01B32/158;C08K3/04;C08K5/00;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分散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成具有高透明性及低表面电阻值的成形体的碳纳米管的分散液、使用所述分散液的含碳纳米管的组合物。在使热重量测定中的至900℃的加热重量减少率为80%以上、拉曼光谱测定中的G/D比为30以上的碳纳米管(A)分散于分散介质(B)时,利用具有特定的费雷特长度的分散液、使用所述分散液的含碳纳米管的组合物,可得到具有高透明性及低表面电阻值的成形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的分散液、使用上述分散液的含碳纳米管的组合物、上述含碳纳米管的组合物的成形体。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为仅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纳米尺寸的筒状的物质,其因源自其结构的特征的导电性、导热性、机械强度、化学性质等特性而备受关注,以电子领域、能量领域为首,在各种各样的用途中的实用化正在研究中。
碳纳米管的种类多种多样,例如有纳入单层的单壁碳纳米管(以下简称为SWNT)、多层的多壁碳纳米管(以下简称为MWNT)、属于MWNT的范畴的两层的双壁纳米管(以下简称为DWNT)等;另外,有两端被封端的碳纳米管、单末端被封端的碳纳米管、两末端均打开的碳纳米管;另外,作为其圆形加工的结构,在扶手椅型等结构中也有种类。
但是,由于碳纳米管为长的管状,所以产生缠结,成为无规线团状(日文原文:糸鞠状)。因此,能否使碳纳米管分散而稳定化成为很大的课题。
具体而言,在将碳纳米管与树脂等进行混炼的情况下,有时分散不充分,并且由于分散不良而未能充分发挥与碳纳米管的添加量相应的性能。
例如在专利文献1、2等中,虽然对树脂中的碳纳米管的分散状态进行了记载,但关于用于分散的具体的方法,并未详细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3649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08583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成具有高透明性及低表面电阻值的成形体的碳纳米管的分散液、使用上述分散液的含碳纳米管的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重复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当使热重量测定中的至900℃的加热重量减少率为80%以上、拉曼光谱测定中的G/D比为30以上的碳纳米管(A)分散于分散介质(B)时,利用具有特定的费雷特长度(日文原文:フェレー長)的分散液、使用上述分散液的含碳纳米管的组合物,可得到具有高透明性及低表面电阻值的成形体。
即,关于本发明,可记载如下。
项1、一种分散液,其是碳纳米管(A)和分散介质(B)的分散液,其中,
所述碳纳米管(A)在热重量测定中的至900℃的加热重量减少率为80%以上,在拉曼光谱测定中的G/D比为30以上,
所述分散液满足以下(1)的条件:
(1)碳纳米管中,费雷特长度为50μm以上的粒子相对于全部粒子的比率为5%以下。
项2、根据项1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碳纳米管(A)的平均费雷特长度为0.8~75μm。
项3、根据项1或2所述的分散液,其中,
碳纳米管(A)在拉曼光谱测定中的G/D比为90以上。
项4、一种含碳纳米管的组合物,其含有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散液和树脂(C)。
项5、根据项4所述的含碳纳米管的组合物,其中,
树脂(C)为当厚度为10mm以下时的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的树脂。
项6、一种成形体,其是根据项4或5所述的含碳纳米管的组合物的成形体。
项7、根据项6所述的成形体,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阪曹達,未经株式会社大阪曹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6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