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织物质地的模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6750.1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2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朱玟祉;闵相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天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1/04;C08L25/04;C08L1/02;C08K3/04;C08K3/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潘怀仁;康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织物 质地 产品 | ||
1.一种模制产品,所述模制产品具有其中有色颗粒分散在热塑性树脂中的结构,所述模制产品具有在所述模制产品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三维图案,
其中,使用颗粒尺寸分析仪测量的,所述有色颗粒具有250μm至3,200μm的平均粒径,并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热塑性树脂,所述有色颗粒以0.05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量存在,
所述三维图案具有50μm至500μm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和30至60个不同亮度值,不同亮度值的数量通过如下计算:以600dpi的分辨率扫描所述三维图案的3mm×3mm区域,将扫描的图像转换成由4,900个像素表示的图像,并且使用CIE 1976L*a*b*(CIELAB)颜色系统测量每个像素的亮度(L*),并且
其中所述有色颗粒为一种纤维素或一种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产品,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碳酸酯树脂和橡胶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制产品,其中所述橡胶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树脂包括:10wt%至100wt%的通过将芳族乙烯基单体和可与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共聚的单体接枝共聚到橡胶聚合物获得的橡胶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以及,任选地,90wt%或更少的通过芳族乙烯基单体和可与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共聚的单体的共聚获得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产品,其中所述有色颗粒与所述热塑性树脂具有20至99的亮度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产品,其中所述有色颗粒具有0.015至0.08的纵横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产品,其中,当所述热塑性树脂为二烯橡胶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树脂时,根据ASTM D256在1/4”厚的样品上测量的,所述模制产品具有9kgf·cm/cm至50kgf·cm/cm的切口悬臂梁式冲击强度,并且,当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和二烯橡胶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树脂的组合时,根据ASTM D256在1/4”厚的样品上测量的,所述模制产品具有15kgf·cm/cm至50kgf·cm/cm的切口悬臂梁式冲击强度,并且,当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和(甲基)丙烯酸酯橡胶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树脂的组合时,根据ASTM D256在1/4”厚的样品上测量的,所述模制产品具有9kgf·cm/cm至50kgf·cm/cm的切口悬臂梁式冲击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产品,其中,当所述热塑性树脂为二烯橡胶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树脂时,按照ASTM D648在18.56kgf/cm2的负荷下以120℃/小时的加热速率测量的,所述模制产品具有82℃至125℃的热变形温度(HDT),并且,当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和二烯橡胶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树脂的组合时,按照ASTMD648在18.56kgf/cm2的负荷下以120℃/小时的加热速率测量的,所述模制产品具有108℃至125℃的热变形温度(HDT),并且,当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和(甲基)丙烯酸酯橡胶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树脂的组合时,按照ASTM D648在18.56kgf/cm2的负荷下以120℃/小时的加热速率测量的,所述模制产品具有82℃至125℃的热变形温度(HDT)。
8.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注塑机注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述注塑机配备能够在所述模制产品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具有50μm至500μm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三维图案的模具,
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括100重量份的热塑性树脂和0.05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有色颗粒,使用颗粒尺寸分析仪测量的,所述有色颗粒具有250μm至3,200μm的平均粒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注入在200℃至320℃的注入温度和40℃至80℃的模具温度的条件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天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乐天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67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