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7543.8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8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明;菅一大;赤井正雄;村上贤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F2/90;A61F2/966;A61F2/97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梁霄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 ||
1.一种支架,其具有使活体的管腔扩张的自扩张性,该支架的特征在于,具有:
圆管状的第一管状单元,其具有形成有网眼的周面;和
第二管状单元,其是具有形成有网眼的周面的圆管形状,与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在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轴方向上被连结,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的一方即第一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的另一方即第二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形成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的第一连结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与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形状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分别通过使线交叉地编织而形成,
形成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线与形成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线相比,径向的尺寸较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与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相比,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的长度较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第二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一第二方向侧弯曲部,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具有向所述第一方向侧弯曲而凸出的第二第一方向侧弯曲部,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一第二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形成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的第二连结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分别通过使线交叉地编织而形成,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具有所述线的不同部位发生直线交叉而形成的第一直线交叉部,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具有所述线的不同部位发生直线交叉而形成的第二直线交叉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将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之间连接的所述线的线段上的所述第二直线交叉部的数量,比形成在将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一第二方向侧弯曲部之间连接的所述线的线段上的所述第一直线交叉部的数量多。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具有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管状单元,
所述第一方向侧的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二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方向侧的所述第二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二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形成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的第三连结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具有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管状单元,
所述第一方向侧的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一第二方向侧弯曲部和所述第二方向侧的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的所述第一第一方向侧弯曲部形成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结的第四连结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与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在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上交替地排列。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单元和所述第二管状单元在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上排列,
所述第二管状单元与所述第一管状单元相比较,在所述支架的前端、根端或中心配置得较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75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电增强的聚乙烯配制物
- 下一篇:自旋电子器件、磁存储器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