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状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8995.8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弗朗西斯科·贾维尔·韦拉斯科·瓦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能量子飞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0 | 分类号: | A61N1/00;A61N1/04;A61N1/18;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王珺;林军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 ||
本公开涉及用于电刺激组织的电极以及使用该电极电刺激组织和向组织施用物质的方法。具体地本公开教导了一电极,其包括第一导电板和包围第一导电板的第二导电板,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彼此分离。还教导了使用电组织刺激电极在组织中诱导电流的方法,其中将激活信号施加到电极的第一导电板以产生在组织中诱导电流的电场并将电势施加到电极的第二导电板以获得相对于第一导电板的电势差,第二导电板的电势迫使由导电材料的第一板诱导的电流穿过与导电板接触的组织表面并且防止诱导电流沿组织表面流动。还公开了使用本文教导的电极供应离子带电物质的方法,包括将物质布置在组织上的步骤,其中当以足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施加电场时,组织细胞壁变得暂时可渗透并且允许物质穿过其而不损伤组织细胞。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极,特别涉及板状电极并且可选地涉及为同心环的板状电极,这些板状电极彼此重叠或其中一个板状电极围绕另一个板状电极,以便向组织发送电脉冲。
背景技术
由于第一电极的发明创造以及新的非侵入性方法的进步和发展,显然需要开发允许对组织进行更好的电刺激的更好的电极,其具有尽可能小的侵入性。
例如,作为医学治疗,通过电刺激的神经元疗法在治疗诸如癫痫之类的疾病中展示了积极结果。然而,为了刺激该组织,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使用侵入性技术,因为神经组织周围的组织(例如头颅的皮肤和骨骼)是对神经组织进行电刺激的障碍。这些侵入性技术虽然有效,但增加了术后恢复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在寻求改进并开发能够以经颅、非侵入性方式刺激神经元组织周围的组织以及通常围绕将被刺激的目标组织的组织的技术。
此外,本领域公开了组织电刺激电极,例如由科学文献PMC3606894EpilepsyBehav.(癫痫行为),2013年4月;27(1):154-158以及由专利文献EP2493374B1和US6135953A公开的那些。
科学文献“PMC3606894Epilepsy Behav.2013Apr;27(1):154-158”示出了一种作为非侵入性替代方案的三极同心环电极,其通过在头颅中传递电信号来刺激大脑。文章中的电极与两个同心环一起工作,这可以将刺激信号聚集在头颅下面而不改变脑活动,特别是在记忆形成方面,如测试所示。
专利EP2493374B1示出了一种同心环电极,其构造参数遵循与中心环形板和同心环形板的直径相关的特定范围。该电极具有由至少两个同心环围绕的中心节点,以允许将刺激信号聚集到组织。
此外,还开发了用于信号刺激和测量的具有不同极数的其他电极。在专利US6135953A中示出的电极具有导电板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布置,特别地,在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示出了在中间具有间隙的第一电极,其中较小的第二电极装配在该间隙中。第一电极用作分散板,该分散板用作电外科手术期间循环通过患者身体的电流的返回电极,这使得以较小的接触表面聚集在第二电极上的电流分散在分散板的相对较大的表面上,从而降低每平方厘米的功率。
然而,虽然本领域公开了具有同心环的电极,但其不是指具有电势垒的同心环,其防止诱导到组织的电流分散在组织的表面上。由于这个原因,本领域已知的电极不能充分地刺激组织,因为它们不能实现组织的连续刺激,这导致长时期的治疗和对组织的加热,这可能导致施加治疗的有机体的不适,甚至可能有损害组织的风险。现有技术鼓励保持同心环与导电板的联接,这防止了在中心导电板周围的表面上施加电势作为电势垒。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组织电刺激电极。
具体地,示出的电极包括:第一导电板;围绕第一导电板的第二导电板;其中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彼此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能量子飞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万能量子飞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8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