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电子束处理喷墨印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0887.4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7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兴范;明濑拓哉;金城润;盐崎大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阪田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宋薇薇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电子束 处理 喷墨 印刷 装置 | ||
1.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喷墨用喷嘴,相对于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而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且相对于被印刷基材表面而平行移动;
等离子体喷出口;
及电子束照射部,相对于该喷墨用喷嘴和该等离子体喷出口而在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下游侧,
等离子体喷出口的开口部不朝向被印刷基材的表面方向,等离子体喷出口的开口部朝向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以便从等离子体喷出口喷出的等离子体朝向被印刷基材进行移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喷墨印刷部,具备相对于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而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且相对于被印刷基材表面而平行移动的喷墨用喷嘴以及等离子体喷出口;及电子束照射部,相对于该喷墨印刷部而在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1个以上的喷墨用喷嘴的头具有等离子体喷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墨印刷装置为多色印刷用,具备喷墨用喷嘴的头为各种颜色各自的每个喷墨用喷嘴的头,各头为设置有等离子体喷出口的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喷墨印刷部上,从等离子体喷出口进行观察而在被印刷基材的相反侧,配置有与被印刷基材的非印刷面侧接触,且接地、带负电或带正电的基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覆盖该等离子体喷出口的罩。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喷墨印刷部,具备相对于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而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且相对于被印刷基材表面而平行移动的喷墨用喷嘴;及罩,覆盖该喷墨印刷部,
且在该罩内设置有等离子体喷射口,
并且,相对于该喷墨印刷部而在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下游侧,具有电子束照射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喷墨印刷部上,从等离子体喷出口进行观察而在被印刷基材的相反侧,配置有与被印刷基材的非印刷面侧接触,且接地、带负电或带正电的基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
喷墨印刷部,具备相对于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而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且相对于被印刷基材表面而平行移动的喷墨用喷嘴;
及等离子体喷出口,相对于该喷墨印刷部而在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下游侧,
并且,在相对于该等离子体喷出口而在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下游侧,具有电子束照射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1个以上的仅吐出1色油墨的喷墨印刷部和相对于该喷墨印刷部而设置在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下游侧的等离子体喷出口的组合,在具有2个的情况下,该2个以上的组合在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上呈平行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从等离子体喷出口进行观察而在被印刷基材的相反侧,配置有与被印刷基材的非印刷面侧接触,且接地、带负电或带正电的基材。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覆盖该等离子体喷出口的罩。
13.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喷墨用喷嘴,具备用于印刷1色以上的油墨的行式头方式的喷嘴;及等离子体喷出口,在各种颜色的每个喷嘴上,设置在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下游侧,
等离子体喷出口的开口部不朝向被印刷基材的表面方向,等离子体喷出口的开口部朝向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以便从等离子体喷出口喷出的等离子体朝向被印刷基材进行移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
14.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喷墨用喷嘴,具备用于印刷1色以上的油墨的行式头方式的喷嘴;及等离子体喷出口,在该用于印刷1色以上的每个喷嘴上,从行式头方式的喷嘴进行观察,而在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下游侧,
等离子体喷出口的开口部不朝向被印刷基材的表面方向,等离子体喷出口的开口部朝向被印刷基材的移动方向相反方向,以便从等离子体喷出口喷出的等离子体朝向被印刷基材进行移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阪田油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阪田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08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合成气的方法
- 下一篇:与铜螯合的(吡啶基亚甲基)丁二胺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