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1834.4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7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盐胁大介;渡边孝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356 | 分类号: | F01L1/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韩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气门 正时 控制 装置 | ||
在本发明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中的第一、第二叶片(V1)、(V2)从在叶片转子(3)的转子主体(30)上形成的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突出形成。而且,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配置于在壳体(2)的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的周向之间形成的第一工作室(A1)和第二工作室(A2)内,始终覆盖第一锁定孔(H1)和第二锁定孔(H2)。根据该结构,能够包含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地构成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受压面。由此,叶片转子(3)的转矩得以提高,并且能够抑制由交变转矩产生的叶片转子(3)的抖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例如已知以下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在该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四个叶片中的一对叶片突出形成于直径比转子主体大的一对大径部的外周侧,并且四个滑履中的一对滑履分别与所述一对大径部滑动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8591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现有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成为所述一对滑履与所述一对大径部从径向滑动接触的结构。因此,所述一对叶片与所述一对滑履之间的容积变小,无法充分确保受压面积,难以抑制由于经由凸轮轴输入的交变转矩而产生的叶片转子的抖动。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现有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实际情况而研究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叶片转子的抖动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从叶片转子的转子主体向径向外侧突出并遍及叶片转子相对于壳体的能够相对旋转范围的整个区域将设置于壳体的多个锁定孔(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覆盖的多个大径部(第一大径部以及第二大径部)位于在壳体上设置的多个滑履的周向之间形成的多个工作室(第一工作室以及第二工作室)内。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叶片转子的抖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是表示中间相位处的锁定状态的图。
图4是图2的A-A线剖视图,是表示最滞后角状态的图。
图5是图2的A-A线剖视图,是表示最提前角状态的图。
图6是图5的C-C线剖视图,是表示最提前角状态下的锁定销的状态的图。
图7是与图5的C-C线对应的剖视图,是表示从图6的状态稍微向滞后角侧旋转时的锁定销的状态的图。
图8是与图5的C-C线对应的剖视图,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进一步向滞后角侧旋转时的锁定销的状态的图。
图9是与图5的C-C线对应的剖视图,是表示从图8的状态进一步向滞后角侧旋转而成为中间相位时的锁定销的状态的图。
图10是图3的B-B线剖视图,是表示在中间相位处锁定销完全卡合的状态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3对应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4对应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18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用户认证方法
- 下一篇: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及其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