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析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微生物的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2766.3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2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诸角美由纪;佐久间惠;绪方是嗣;岛圭介;船津慎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C12Q1/14 | 分类号: | C12Q1/14;G01N27/64;G01N3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析 方法 分析 以及 微生物 识别 | ||
本发明涉及解析方法,具备:获取与对包含微生物的试样进行质量分析而得到的质谱相对应的数据;和基于该质谱中的m/z的值为10930以上10945以下的第1范围内峰的有无或大小,获取与emm1型的A族溶血性链球菌相关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解析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微生物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A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是革兰阳性球菌,会在感染者中引起各种症状。GAS除了成为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的原因以外,还会侵入血液或组织中从而引起侵袭性GAS感染症。在侵袭性GAS感染症中,伴随有休克症状的被称为致死性的重症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STSS中有时还存在四肢疼痛、发热等初始症状之后,病情迅速恶化引起组织坏死、多脏器衰竭等,导致感染者在数十小时等短期间内死亡的情况。
根据处于菌体表层的M蛋白的抗原性的不同,GAS被分类为130种以上的血清型、M型。在最近使用emm分型来代替M型,该emm分型基于将M蛋白编码的emm基因的5’末端侧的序列,现在已登记有234种。在引起STSS的病例中,emm1型较多,emm12型也作为比emm1型频率低的病例被检测到。为了对GAS感染症进行恰当的治疗或正确的分析,GAS的类型识别非常重要。
通过对GAS的emm基因的DNA序列排序来进行emm型的分型,但存在由于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引起的DNA的扩增等而耗费时间的问题。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用不需要PCR等的质量分析来识别采集自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侵袭性GAS、和采集自咽喉炎等的患者的非侵袭性GAS的内容。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oura H,Woolfitt AR,Carvalho MG,Pavlopoulos A,TeixeiraLM,Satten GA,Barr JR.“MALDI-TOF质谱技术用于鉴别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化脓性链球菌分离株”《FEMS ImmunologyMedical Microbiology(欧洲微生物学会联合会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美国),布莱克威尔(Blackwell)出版社,2008年8月1日,53卷,3期,pp.333-34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非专利文献1的方法无法进行emm型的识别。只要能够识别emm型,就能够使用关于emm型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诊断或分析等。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解析方法具备:获取与对包含微生物的试样进行质量分析而得到的质谱相对应的数据;和基于所述质谱中的m/z的值为10930以上10945以下的第1范围内峰的有无或者大小,获取与emm1型的A族溶血性链球菌相关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分析方法具备:对包含微生物的试样进行质量分析来生成与质谱相对应的数据;和通过第1方案的解析方法获取与emm1型的A族溶血性链球菌相关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优选为在第2方案的分析方法中,在所述质量分析中将芥子酸或者CHCA作为基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法将所述试样离子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微生物的识别方法具备:通过第2方案或第3方案的分析方法分析微生物;和基于所述第1范围内峰的有无或者大小来识别所述微生物是否为emm1型的A族溶血性链球菌。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优选为在第1方案的解析方法中,具备:基于所述质谱中的m/z的值为6908以上6918以下的第2范围内峰的有无或者大小,获取与emm12型的A族溶血性链球菌相关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学校法人庆应义塾;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学校法人庆应义塾;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2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频硅烷基二氧化硅沉积以最小化膜的不稳定性
- 下一篇:铅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