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机器的互连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3441.7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1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J·威特曼;C·维德;M·库多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埃孚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2 | 分类号: | H02K3/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陶玉龙;陆嘉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机器 互连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发卡式绕组的电动机器的互连装置(10),其中发卡式绕组具有多个连接插针(6),其中互连装置(10)包括多个连接导体(12),该多个连接导体分别至少在周向的一部分上延伸,其中互连装置(10)具有载体(11),该载体承载连接导体(12)并且至少使连接导体(12)彼此绝缘,并且其中每个连接插针(6)均与一个连接导体(12)导电地连接,其特征在于,载体(11)在其外周具有多个支撑臂(14);支撑臂(14)既相对于径向延伸的平面又相对于电动机器的旋转轴线倾斜;并且支撑臂(14)具有夹紧面(15),借助这些夹紧面,支撑臂能够在壳体(8)或定子架与支承端盖之间被夹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互连装置(10)的电动机器、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电动机器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机器的互连机构,该电动机器具有由多个成形杆构成的绕组,这些成形杆穿过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的至少两个凹槽并且在电动机器的一侧具有触点,这些触点互相连接从而形成绕组。此类绕组也被称为发卡式绕组(Hairpin-Wicklung)或波形绕组,其中下文仅使用“发卡”或“发卡式绕组”的名称,其中由此在本申请的意义上也包括波形绕组等。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电动机器(尤其定子)的绕组与绕组的线圈所需的极性相对应地在绕组头藉由对应的导体连接多个连接插针。在现有技术中,连接插针直接或者藉由额外的导体相互连接并且互连装置一般仅与绕组连接。从US 2007/0278876 A1中已知的是,互连装置藉由突起支撑在定子上。从DE11 2012 007 017T5中已知的是,设置有弹性元件,这些弹性元件在朝向绕组的方向上挤压单独地设计的互连装置。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尤其在移动应用领域中(如在车辆中的应用)在电动机器中作用于连接插针与导体之间的连接处的力。由于由振动、碰撞荷载等引起的作用力,可能在连接处出现损坏并且因此导致电动机器失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互连装置,该互连装置可以简单且快速地制造并且在电动机器的使用期限内提供可靠的连接。
该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互连装置和电动机器以及用于制造该电动机器的方法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具有发卡式绕组的电动机器的互连装置,其中所述发卡式绕组具有多个连接插针,其中所述互连装置包括多个连接导体,所述多个连接导体分别至少在周向的一部分上延伸,其中所述互连装置具有载体,所述载体承载所述连接导体并且至少使所述连接导体彼此绝缘,并且其中每个连接插针均与一个连接导体导电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在其外周具有多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相对于径向延伸的平面倾斜;并且所述支撑臂具有夹紧面,借助所述夹紧面,所述支撑臂能够在壳体或定子架与支承端盖之间被夹紧。
发卡式绕组由多个发卡或成形杆构成,这些成形杆在其端部处在绕组头处具有触点。在触点处相应成对地互相导电地连接,以便由发卡制成发卡式绕组的线圈。成对地相互连接的触点被称为发卡端部,并且在相应的线圈的起始和末端处的相应单独的触点被称为连接插针。连接插针与互连装置导电地连接,以使这些连接插针与用于控制电动机器的功率电子器件连接。
为了能够使电动机器运行,必须使这样的结构型式的线圈分别对应地与相或中性导体连接,这些线圈通常藉由功率电子器件来控制。为了使功率电子器件可以借助共用的接触点在必要时供给多个线圈或者更确切地说供给多个连接插针,提供包括连接导体的互连装置。每个连接导体与功率电子器件的相或中性导体相连接。连接插针以与电动机器的结构相对应的方式分别与连接导体中的一个连接导体导电地连接,其中多个连接插针可以与相同的连接导体连接。
连接导体分别在周向方向上至少在部分区域上延伸,由此使从发卡式绕组伸出的连接插针可以与对应的连接导体连接。
在此,周向方向上的部分区域优选至少包括介于相同的相的连接插针之间的角度。为了提高稳定性并且为了更好地操作,连接导体和/或其中容纳有连接导体的载体也可以在整个周向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埃孚股份公司,未经采埃孚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3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