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空气过滤器单元以及这些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3811.7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0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渋谷吉之;乾邦彦;山本诚吾;清谷秀之;神田理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B01D46/52;B32B5/18;B32B2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过滤器 过滤 单元 以及 这些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过滤器滤材包括氟树脂多孔膜,所述氟树脂多孔膜具有填充率为3.5%以下的部分,
所述填充率为3.5%以下的部分的厚度为45μm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树脂多孔膜具有填充率为2.5%以下的部分,
所述填充率为2.5%以下的部分的厚度为50μ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关于空气过滤器滤材,使用利用颗粒直径为0.3μm的聚α烯烃颗粒而掌握的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通过下式确定的PF值为17以上,PF值={-log((100-捕集效率(%))/100)}/(压力损失(Pa)/1000)。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关于空气过滤器滤材,在使包括个数中位直径为0.25μm的聚α烯烃颗粒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连续通风,从而压力损失上升了250Pa时的所述聚α烯烃颗粒的灰尘储存量为30.0g/m2以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关于空气过滤器滤材,使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通过时的压力损失为200Pa以下。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树脂多孔膜的平均孔径为2.5μm以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树脂多孔膜包括:
第一氟树脂多孔膜,所述第一氟树脂多孔膜的填充率为3.5%以下,所述第一氟树脂多孔膜的厚度为45μm以上;以及
第二氟树脂多孔膜,所述第二氟树脂多孔膜相对于所述第一氟树脂多孔膜配置于气流的下游侧,所述第二氟树脂多孔膜的填充率大于所述第一氟树脂多孔膜的填充率。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树脂多孔膜具有至少一块倾斜密度多孔膜,所述倾斜密度多孔膜的气流的下游侧的密度比气流的上游侧的密度大。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树脂多孔膜是填充率为3.5%以下且厚度为45μm以上的一块膜。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过滤器滤材还包括预捕集膜,所述预捕集膜相对于所述氟树脂多孔膜配置于气流的上游侧,
在所述预捕集膜中,
使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通过该预捕集膜时的压力损失为15Pa以上55Pa以下,
在使包括颗粒直径为0.3μm的聚α烯烃颗粒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通过该预捕集膜时,该预捕集膜对于所述聚α烯烃颗粒的捕集效率为25%以上且小于80%,
使用利用颗粒直径为0.3μm的聚α烯烃颗粒而掌握的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通过下式确定的PF值为7以上15以下,PF值={-log((100-捕集效率(%))/100)}/(压力损失(Pa)/1000)。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树脂多孔膜中的至少所述填充率为3.5%以下的部分包含改性聚四氟乙烯。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树脂多孔膜中的至少所述填充率为3.5%以下的部分包含能够纤维化的聚四氟乙烯、不会纤维化的非热熔加工性成分以及熔点小于320℃的不会纤维化但能够进行热熔加工的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38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下一篇:氧化镓基板研磨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