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烯烃膜及脱模用膜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4163.7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1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一马;大仓正寿;山中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B29C55/14;B29C55/28;B32B27/32;C08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妮楠;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脱模 | ||
本发明以提供脱模性、品质优异的聚烯烃膜作为课题。本发明的聚烯烃膜的至少一面(A面)的平均粗糙度Sa为65~600nm,上述A面的山高度Sp与A面的谷深度Sv之比即Sp/Sv的值为2.5以下,雾度为3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模性、品质优异的、可以作为脱模用膜而适合使用的聚烯烃膜。
背景技术
聚烯烃膜由于透明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等优异,因此在以包装用途、脱模用途、带用途、电缆绕包、电容器为代表的电气用途等各种用途中被使用。特别是,由于表面的脱模性、机械特性优异,因此适合作为塑料制品、建材、光学构件等各种构件的脱模用膜、工序膜使用。
对脱模用膜所要求的特性根据其使用用途来适当设定,但近年来,有时作为感光性树脂等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覆盖膜而使用。在覆盖具有粘着性的树脂层的情况下,如果覆盖膜的脱模性差,则有时在剥落时不能干净地剥离,作为保护面的树脂层的形状变化,或在保护面残留剥离痕。因此,有时使用通过将膜表面粗面化,减少与树脂层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脱模性提高的方法。然而,如果提高覆盖膜表面的粗度,则易于形成粗大突起,例如在作为光学用构件的脱模膜而使用时,有时膜的表面凹凸转印于光学用构件而对制品的视认性造成影响。基于以上情况,为了在光学构件等要求特性高的脱模膜中使用,有时要求不形成粗大突起,均匀并且微细地粗面化了的、兼备脱模性、品质的膜。
作为粗面化的手段,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通过形成作为聚丙烯的晶形之一的β晶的球晶并进行拉伸,从而在膜表面形成凹坑(crater)而粗面化,并提高了工序输送性的例子。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膜内添加粒子,进行单轴拉伸,从而粗面化,并提高了工序输送性的例子。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膜的内层添加粒子,进行拉伸从而粗面化了的例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0657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251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3838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61156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方法,存在表面粗糙度不充分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也同样地表面粗糙度不充分。进一步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方法有时由于硬度高的粒子而形成粗大突起,凹凸转印到光学用构件的树脂层。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解决上述问题。即,提供脱模性、品质优异的聚烯烃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到目的,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面(A面)的平均粗糙度Sa为65~500nm,A面的山高度Sp与谷深度Sv之比即Sp/Sv的值为2.5以下,膜的雾度为30%以下。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由于脱模性、耐热性、品质优异,因此可以适合作为脱模用膜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聚烯烃膜的至少一面(A面)的平均粗糙度Sa为65~600nm,上述A面的山高度Sp与A面的谷深度Sv之比即Sp/Sv的值为2.5以下,雾度为3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4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外部3D建模和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包覆电线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