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设备组件中的状态感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5111.1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7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J·W·亚当斯;E·P·康诺顿;T·迪尔斯;J·E·卡图恩;S·M·皮泽尼;M·E·萨维奇;F·斯威尼;S·M·A·维斯;A·N·维泽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莱利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24 | 分类号: | A61M5/24;A61M5/32;A61M5/44;A61M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冷妮;吴鹏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设备 组件 中的 状态 系统 | ||
描述了一种注射设备组件,其包括壳体、注射器、驱动机构和一个或多个感测系统。驱动机构将注射器从存储位置推进到注射位置,并且柱塞将注射器活塞从初始位置推进到最终位置。状态感测系统可以包括布置在注射设备组件壳体的端部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主PCB。该系统可以确定与注射设备的操作状态有关的各种参数,包括该设备部件的位置、该设备中剩余的药物量、药物的温度以及该设备在注射之前是否正确地与用户的皮肤的接触。该系统可以经由无线通信链路将这种确定的参数传送到外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药物输送设备,特别地涉及在连接的药物输送设备中使用的状态感测系统。
背景技术
医学专业人士和自我治疗患者广泛采用注射器形式的或包括注射器的注射设备。患有多种不同疾病的患者经常必须给自己注射药物,并且已经开发出了多种设备来便于这种自行给药。在一个示例中,使用包括用于执行注射过程的一些步骤的机构的自动注射设备使得患者更容易自我治疗,特别是对于手动灵活性有限的患者。自动注射设备通常是在使用后被丢弃的一次性设备。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注射设备组件可包括设备壳体、注射器组件、驱动机构以及一个或多个主印刷电路板(PCB)。设备壳体可具有近端和远端,并且可限定沿着纵轴线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内部容积,以及在壳体的近端处的与内部容积连通的近侧开口。设备壳体可包括构造成可由用户的手抓握的用户可抓握部分,该用户可抓握部分从纵轴线向外延伸第一径向距离,并且邻近近侧开口在壳体的近端处包括向外张开的端部部分。向外张开的端部部分从纵轴线向外延伸第二径向距离,该第二径向距离大于第一径向距离。
注射器组件可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内部容积内,并且可包括(i)构造成保持药物的针筒;(ii)构造成在针筒内沿着纵轴线滑动的活塞;和(iii)从针筒延伸出的注射针头。注射器组件可沿着纵轴线相对于壳体在存储位置和注射位置之间移动,在该存储位置,从针筒伸出的注射针头隐藏在壳体内,在该注射位置,注射针头向近侧突出到近侧开口之外。
驱动机构可构造成将注射器组件从存储位置移动到注射位置,并且在针筒内向近侧驱动活塞,从而在分配事件中从针筒分配药物。
一个或多个主PCB可垂直于纵轴线布置在设备壳体的向外张开的端部部分内。一个或多个主PCB可限定开口,注射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构造成在分配事件期间穿过该开口。一个或多个主PCB可远离纵轴线延伸一径向距离,该径向距离大于第一径向距离。一个或多个主PCB可包括至少一个无线射频(RF)天线和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配置成经由至少一个无线RF天线将数据无线地发送到外部设备。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存储指令,当移动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该指令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文所述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包括从注射设备组件接收无线射频(RF)传输。注射设备组件可包括设备壳体和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设备壳体可以具有近端、远端以及在近端和远端之间的纵轴线,其中,壳体包括构造成由用户的手抓握的用户可抓握部分,该用户可抓握部分从纵轴线向外延伸第一径向距离,并且该近端限定了近侧开口,注射针头构造成穿过该近侧开口。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以布置成邻近该近侧开口,每个传感器配置成基于测量到的电阻或电容来检测与皮肤组织的接触。如果具有多个传感器,则多个传感器可围绕近侧开口。每个传感器可以定位在从纵轴线向外的一大于第一径向距离的径向距离处。
如果具有多个皮肤接触传感器,则来自注射设备组件(并且由移动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接收)的RF传输可包括表明多个传感器中的哪些单独的传感器检测到与皮肤组织接触以及多个传感器中的哪些单独的传感器未检测到与皮肤组织接触的数据。该操作还可以包括在移动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多个传感器的示意图和指示,该指示表明所显示的多个传感器中的哪些单独的传感器检测到与皮肤组织的接触、所显示的多个传感器中的哪些单独的传感器未检测到与皮肤组织的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莱利利公司,未经伊莱利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5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